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专家表示不恰当使用播放器 早聋十年并非危言耸听

中新网合肥3月1日电 (曹卫郑慧夏莹)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称,目前全球有约11亿年轻人(12-35岁之间)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例如用手机听音乐)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爱耳日”即将到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杨见明提醒,若不恰当使用各类播放器,早聋十年是有可能的。
1日,安医大二附院举行了“爱耳日”义诊活动,前来看诊的李康告诉记者,自己平日喜欢戴着耳机入眠,并且打游戏时,耳机声放的很大,导致现在耳朵经常出现“耳鸣”、“背气”等症状。
“我们在门诊中接诊过这样的病例,20来岁的年轻人每天睡觉都要戴着耳机听音乐,常常是音乐没关人就已经睡着了,后来耳朵开始出现鸣音,经常头晕头痛,甚至耳朵一碰就痛,来医院检查,发现听力已经严重受损。”据杨见明介绍,这样的症状在医学上称作“噪音性耳聋”。原因是长时间佩戴耳机,长期大音量会损害耳蜗的毛细胞。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患上“职业性失聪”,若仍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就会逐渐由短暂失聪演变成永久失聪。

不恰当使用各种类型播放器,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杨见明表示,人使用耳塞听声,声音能量直接到耳蜗,没有经过外耳、中耳的消解,时间一长就会损害到内耳柔弱的毛细胞。内耳里的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损害会是永久性的,早聋10年并不是危言耸听。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呢?医生提醒,除了改变宿夜“音乐不断”的不良习惯,耳机的使用音量也要注意。过分追求音响效果而将音量调得过大,听的时刻过长,超强的声音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听觉系统,使耳朵长久暴露于高强度的噪声之下,久而久之即可使听力下降,出现噪声性耳聋。
“耳朵感觉舒适的音量不宜超过75分贝,播放音乐、电器选择的音量档以不超过60%较为合适。”杨见明表示,耳罩式的耳机通过从外部搜集声波,使用者无须提高MP3的音量与杂音抗衡,较能保护听觉,会相应缓解耳部压力、供血不足,但也不可长时间听。(完)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播放器 早聋 音量 十年 危言耸听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