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高新国)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发展政策,但多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仍处在爬坡过坎攻坚期,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主任丁时勇表示,传统产业是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产业基础,在新兴接续产业尚未壮大时不能将传统产业全部退出,谨防经济运行出现断崖式下跌,引发社会稳定问题。
丁时勇建议,要对传统产业精准分析分类施策,既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更要抓住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这个关键,加快实施以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塑造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产业增长新优势,实现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化,推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要加强与央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引资引智,借力发展。
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方面,丁时勇说,要结合本地基础优势,强化产业规划,通过开放合作,科学选择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方向,集中要素培育壮大主导新兴产业,不贪多求全,依靠市场力量,让企业自主决策的同时,政府应加强引导和扶持。
编辑:刘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