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连环画里的“小猪故事”
2019年是农历己亥猪年,在连环画里,有很多精彩的小猪故事。其中,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版连环画《猪的歌》,原著为日本作家高仓辉,由丁斌曾绘画,60开。内容讲述一对日本年轻夫妇的艰苦生活故事。
在故事中,年轻姑娘丝娃家境贫寒,父亲一直渴望能有一头母猪来改善家里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女婿虎夫带来的母猪并未使丝娃家的生活有所改变,相反,地主的欺压、战争的磨难、苛捐杂税等等,始终像阴影笼罩在他们的头上。虎夫离家出走数年,带回了反抗的种子,他用“猪的歌”号召村民起来与黑暗势力作斗争。该书人物刻画表情生动,无论从外部造型和内心世界的刻画,都显示了画家丁斌曾娴熟的艺术功底。
辽宁画报社1958年版连环画《有学问的猪》由少峰改编,朱竹庄绘画,60开。内容讲述一头有学问的猪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蕴含哲理,含意深刻,让读者回味无穷。
画家朱竹庄,江苏苏州人,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吴湖帆入室弟子。朱竹庄善画花鸟人物题材,敷彩亮丽清新,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了西画的技法,使观者耳目一新。画家用生动流畅的线条,描绘了一只生动传神、富有灵气的猪,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少年儿童出版社1965年版《小梅追猪》则由张道扬改写,徐通潮绘画,28开。内容讲述了一个名叫小梅的小姑娘,在做饲养员妈妈的影响下,关心并热爱人民财产的故事。
一次,她放学后到医院去看望因为修理公社猪圈负伤的妈妈,在路上经过一座桥时,看到公社食品收购站的汽车上跌下一只100多斤重的大黑猪。小梅急忙想追上猪将它送往公社,但发现从这里经过的坏分子王刁刁想把猪据为己有。为了保护人民公社集体的财产,小梅勇敢地同坏人做斗争,最后终于取得胜利。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5年版连环画《送猪记》由李之平改编,汪玉山绘画,60开。故事讲述了马坊供销社的高师博和小刘,有一次把一批猪送进城。路上,遇到了倾盆大雨,他们趟着水,克服种种困难,从早到晚,足足走了19个小时,终于把25头肥猪安全送到省城,供应城市工人和居民欢度节日。
据了解,本书根据《人民文学》1965年3月号同名故事改编。绘者汪玉山作品写实风格强烈,十分注重人物、场景的搭配,画面严谨朴实。
朝花美术出版社1965年版《买猪记》根据小说《猪的故事》改编,陈振鹏配诗,任率英绘画,48开。
该故事讲述凤凰村生产队的老五叔积攒了50块钱,想买一头母猪发展家庭副业。因为他想贪便宜,在集市上被坏人蒙骗,买了一头病猪。老五叔不甘心损失,又把病猪假充好猪转手卖给别人。他女儿王大芳是生产队的模范社员,知道了老五叔的错误行为后,向爹爹摆事实讲道理。在党的教育和许多事实的启发下,老五叔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严重错误,使这一场因买猪而引起的纠纷,得到了正确的解决。这个故事中的王大芳,坚持原则,大公无私,热爱集体,即使是自己的亲人干了坏事,她也决不放过。
任率英绘画的人物造型准确,画面透视效果运用得当,能很好地把握人物的特征,给予深刻细致的刻画和表现。
广东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连环画《送猪》,由邓志球编,陆明、何远文、肖铁航、陈建平、薛鸣峰绘画。故事讲述向阳生产队贫农何栋,在往墟场给生产队买农药的时候,自己也买了一头小猪。他回村时,在路上看见一头牛正在吃禾苗。他忙着赶牛,刚巧三辆汽车驶过,惊得放在路旁的小猪跑了。岭头村生产队贫农排水员邓明找到了小猪,因为小猪受伤了,就把自己的一头同样大小的小猪换给何栋,并于当晚把小猪送去。何栋认出这小猪不是自己的,又把小猪送还给邓明。
人民美术出版社1974年版《猪场风云》,由李光伟改编,杨兴林、朱忠福、刘为民等绘画,64开。这本画册讲的是知识青年唐杰来到辽宁东部山区插队落户锻炼成长的故事。唐杰来到靠山堡后,在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在党支部委员、贫协组长姜大爷的具体帮助下,爱上了集体养猪的事业。在养猪中,她与坏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粉碎了坏分子的种种破坏阴谋。唐杰在斗争中成长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吉林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连环画《一窝猪羔》,由张少武改编,李柏昌、刘昌吉绘画,64开。讲述共产党员路政,一心为集体养猪,对常怀富进行批评,帮助老伴提高觉悟,使她认清了常怀富的骗人把戏,毅然把自家的一窝猪羔卖给了兄弟生产队的故事。
连环画中,小新的形象,活泼可爱,是非分明,是少年儿童学习的好榜样。绘画相当精美,故事扣人心弦,情节生动,教育性强。
编辑:杨岚
关键词:故事 连环画 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