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
近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发布了《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报告对我国12个大型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评估,涵盖了157个地级以上城市,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9.57%。
这12个城市群包括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山东半岛、中原、海西(台湾海峡西岸)、成渝、 辽中南、哈(哈尔滨)长(长春)、长株潭、武汉和关中。分析表明,2006年至2015年,12个城市群占全国GDP的比重从70.56%上升至82.03%,年均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所有城市群占全国经济份额的比重都得到提升,反映出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其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经济份额超过40%。
同期,上述城市群占总人口的比重从61.12%上升到63.07%,增加了1.95个百分点。人口向城市群地区的集中过程仍然缓慢,增长较快的地区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这三大城市群的人口占比同期增加了2.54个百分点,高出12个城市群总体平均的人口份额增长。报告认为,这三个地区经济增长对人口的吸纳能力最高,稳就业要优先在三大城市群地区施策。
课题组利用开发的ACEP指数,对1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考察期间,所有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都得到了提高,ACEP指数平均增长了70%左右。其中,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一体化水平稳居第一梯队,2015年,ACEP指数分别为61.58和56.79。处于第二梯队的是山东半岛、京津冀、中原和辽中南城市群,一体化指数得分在30-40分之间,京津冀2015年一体化指数不到珠三角的60%。其余城市群的一体化得分约在15-25分。
总体上看,区域经济集聚对一体化指数提升贡献最大,交通连接性的提高次之。对各年份一体化指数的变化进行分解分析后课题组发现,从总体看,经济集聚的贡献占55.75%,连接性的贡献占41.29%,经济均等化1.50%,政策协同1.46%。
但不同地区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也存在差别。在辽中南、珠三角和中原城市群,连接性贡献超过50%,是最重要的一体化推动因素,其中辽中南该因素的贡献率超过了65%。在山东半岛、长株潭、成渝、关中、哈长、武汉城市群,经济集聚的贡献超过了60%,其中山东半岛该因素的贡献更是超过了70%。在长三角和京津冀,政策协同对一体化的贡献比其他地区更突出,分别达9.8%和5.9%。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辽中南、珠三角政策协同的贡献为负。
报告对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三大城市群一体化进行了探讨。京津冀一体化严重受制于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以及由公共财政支出差距所反映出的制度协同困难。从ACEP指数看,如果不包括张承秦邯邢,京津冀一体化指数得分显著提高,超过山东居第三位。报告认为,未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要看两个关键变量,一是雄安新区能否发挥区域均衡发展的支点作用,二是京津冀与环渤海区域的山东半岛、辽中南城市群的协同。
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可期。ACEP指数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将港澳纳入区域一体化测量,ACEP指数显著上升,2015年指数得分可以从61.58上升到67.94,而且趋势在加快。这反映出该区域的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
报告分析认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基础好,经济总规模大,人口众多,国土空间充裕,区域均衡发展较好。但与珠三角相比,在考察期间一体化速度还是偏慢,区域连接性提升相对不足,区域间制度协同难度较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区域连接性,提升经济集聚水平。
编辑:秦云
关键词: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经济总量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海开展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攻坚整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