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加快推进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访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讲话在社会各界产生热烈反响。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结新中国70年农业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完成了从“总量缺口”“数量大国”到“质量提升”等重大历史性阶段跨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贯彻落实新理念、高质量和绿色化发展要求大背景下的农业新发展新跨越。
李学林告诉记者,两会前,他去昆明市富民县散旦镇沙营村大水井苗族村寨走访调研,看见海拔2200米的大水井村,过去以种植玉米、荞麦、土豆等粮食作物为主,现在利用高海拔地理优势逐步转向种植菜豌豆和萝卜等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了,有的还开始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等。这说明农民粮食够吃了,从而转向种植更加高效的经济作物,脱贫后有了更多致富的念头。同样,在元谋县黄瓜园镇雷丁村调研乡村转型发展中,他发现,全村在吃饭问题得到解决后,着力做好古村落、古树的保护和发展乡村旅游业,把曾经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很多农户住上了新房,开起了农家乐和客栈,房前屋后都种植了蔬菜瓜果,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云南,还有很多像大水井村和雷丁村一样的村寨,摆脱贫困或者刚刚走上富裕道路,但还需要继续探索发展路子、需要寻求新的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获得更大发展。如何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找准支柱产业、找到发展新优势和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如何加快推进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始终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李学林这样说。
在李学林看来,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满足近14亿人口的基本需求和对美好生活新需要始终是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需要始终坚持重中之重定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略,在“四化”同步发展中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如期实现精准脱贫,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继续发挥好农业“压舱石”和“战略后院”作用。
为此,李学林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不断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促进产业融合高效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迈向高端;二是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筑牢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以云南省为例,可利用气候、土壤、空气等自然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区位优势及较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基础,突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八大重点产业”及打造“国际一流绿色食品牌”;三是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行政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市场机制作用等制度体制供给,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配置各种资源,建立与之匹配的现代化治理体制与治理能力,保障农业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编辑:秦云
关键词:新时期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学林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