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让机器人去救复燃之火?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再等等!
人类发明机器人,本意就是用来替代人类从事艰苦、繁重、重复性、危险性工作。20世纪60年代人类发明的第一台机器人,用在汽车生产线上,代替人类做重复性工作——打铆钉。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今天的机器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完成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小批量柔性制造等复杂工作。智能机器人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扫地、辅导孩子、看家护院。人工智能软件与人类对抗,下棋、打游戏样样精通。太空机器人正代替人类登上月球、火星,甚至飞到太阳系边际。
这么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难道就没有能帮助人类抵抗自然灾害、替代人类冲锋陷阵的吗?
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进行了采访。
“使用机器人救灾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内容。”据赵晓光说,2011年,日本东部发生地震和海啸,造成核泄漏,日本和美国政府都派遣了救灾机器人到现场协助救援。但这些机器人在灾难现场被门、墙体等阻拦,无法通过,也无法与现场的救援人员保持通讯,机器人很难应对灾害现场的复杂状况。
随后的几年中,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解决机器人面临的困境制定了详细研究计划,斥资近亿美元,在美国国内资助机器人救灾任务挑战赛。不久后,韩国、日本、欧盟等也投入巨资参加挑战赛,赛事持续3年,投入资金1.1亿美元。
“但竞赛的结果令人有些失望,机器人无法在真正的灾害现场有效工作,主要原因是机器人的软件和硬件系统不够稳定;机器人自主应对复杂环境或者与环境发生接触时的应对能力不足;机器人的通讯系统不够稳定、通讯带宽不充足。还有就是救灾现场突发事件多,操作员的操作命令也会出错。”谈及此,赵晓光也略显失落。
她同时表示,对于救火来说,机器人面临的困难更多:烟雾(看不清)、高温(需要耐高温材料)、环境复杂(现场突发事件多,如二次灾害)等,需要机器人有更强壮、更稳定的系统。
“近些年,我国正在大力开展消防救援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工作,比如城市中的消防灭火侦察机器人、消防排烟灭火机器人、灭火机器人等,还有适合深林火灾灭火的直升机喷洒灭火系统,119超远程森林灭火系统、航空消防无人机等。但在深林火情处置方面,科技支援还远远不够多、不够强,比较普遍的是侦查无人机、远程深林灭火炮、飞机喷洒等支援装备。灭火最后阶段还需要我们的消防英雄近距离处置。”赵晓光表示。
为了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防患于未然仍然是最有效、代价最低的手段。在灾害预警、检测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能够成为我们的有力帮手,例如深林火灾物联网监控技术、无人机预警技术等。
“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会越来越发达,帮助人类做更多的事,但再先进的技术也是由人类操控的。我们自身的警惕性、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火灾猛于虎,使用先进技术辅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才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中之重。”赵晓光这样说。
编辑:秦云
关键词:机器人 救复燃之火 赵晓光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