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非洲多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非洲多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联合国日前发布《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全球2018年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13亿人因战乱和气候灾难等原因遭遇“严重饥饿”。这项年度研究自3年前展开,对面临粮食安全困境的国家进行评估。联合国粮农组织紧急行动主管多米尼克·伯金表示,非洲国家受到饥饿影响人口比例最高,近7200万人遭遇严重食品短缺。
“严重饥饿”指一个人无法获取足够的粮食,其生命处于危险之中。《2019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18年遭遇“严重饥饿”的人数较2017年的1.24亿略有下降,但过去3年,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总人数始终超过1亿,且波及的范围正在扩大。此外,还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43亿人距离“严重饥饿”仅一步之遥。2019年全球面临“严重饥饿”的人当中,有2/3将来自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也门、阿富汗、叙利亚等8个国家。该报告还指出,战乱冲突所引发的经济动荡以及气候变化灾害是造成饥荒的主因,2018年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400万人因冲突或安全局势动荡而陷入饥饿,其中大约3300万人居住在非洲的10个不同国家,另有2900万人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而出现粮食不安全,其中绝大部分都在非洲,而经济波动则令布隆迪、苏丹和津巴布韦等国1020万人陷入饥饿。
报告预计,2019年也门、刚果(金)、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叙利亚、苏丹、南苏丹以及尼日利亚北部仍将经历全球最为严重的粮食危机,上述国家有大批人口处于粮食紧急状态,粮食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导致营养不良比例高企或死亡人口增多。报告建议通过终止冲突、促进性别平等、为儿童提供营养和教育、改善乡村基础设施,以及加强社会保障,来建立坚实稳定且具有抵抗力的“零饥饿”世界。
针对这一困境,来自中国的农业援助和技术支持,正在助力非洲饥饿问题的缓解。2018年12月,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签署协议,双方将加强合作共同帮助索马里、南苏丹、刚果(金)、刚果(布)以及莱索托等非洲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问题。根据协议,中国政府将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框架下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资金支持,用于为上述非洲五国提供总量约1.5万吨粮食援助,惠及当地民众超过42万人。本次援助的重点是那些遭受粮食严重短缺的流离失所者或难民,特别是其中的妇女和儿童等,所援助的粮食将在2019年陆续发放。
(本报约翰内斯堡4月8日电)
本报驻南非记者 万 宇
编辑:曾珂
关键词:非洲多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埃及总统与联合国秘书长商讨中东地区局势
希腊举行阅兵 庆祝独立日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报复性空袭
特朗普宣布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主权
北约秘书长说希望格鲁吉亚早日加入北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