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
李惠东率民革中央调研组来苏调研
怎样建好用好“民革党员之家”?李惠东率民革中央调研组来苏调研
4月11日至12日,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来到江苏省连云港市、南京市,就“民革党员之家”建设开展调研。民革江苏省委主委、江苏省副省长陈星莺,民革中央宣传部部长刘良翠,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民革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薛国安,当地中共党委政府有关领导,民革连云港市委、南京市委有关领导等陪同调研。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继业,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李国华、副部长徐开信分别会见了李惠东一行。
为充分发挥“民革党员之家”提升民革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水平的作用,民革江苏省委按照民革中央的部署与要求,大力推进“民革党员之家”建设,着力打造江苏民革“中山博爱之家”(即“民革党员之家”)品牌,建设了一批既具有民革元素又体现江苏特色的“中山博爱之家”。
李惠东一行首先来到了“一带一路”交汇点——连云港。在连云港市政协主席张同生、中共连云港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高艳军的陪同下,李惠东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民革连云港市委“中山博爱之家”公益使者之家、春辉之家和踏歌行之家,详细了解它们的建设与使用情况,并与民革连云港市委领导班子及部分民革党员进行座谈交流。民革连云港市委主委李萌向李惠东汇报了民革连云港市委 “中山博爱之家”建设情况。目前,民革连云港市委已建成“中山博爱之家”12处,基本实现对民革连云港市基层支部的全覆盖;在民革连云港市委的统筹协调下,各个基地将党员活动与阅读相结合,将社会服务与基地优势相结合,呈现出各展所长、各显所强的多彩格局。



4月12日,李惠东一行马不停蹄地赶往南京,考察民革江苏省直工委“中山博爱之家”和民革南京市江宁总支“中山博爱之家”建设。
在民革江苏省直工委“中山博爱之家”的历史长廊与“历史沿革墙”前,李惠东饶有兴致地驻足观赏;看到江苏籍民革党员著作组成的“书墙”上陈列着王昆仑、萧娴、钱仲联等民革前辈的著作,李惠东对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表示了赞许。调研组成员、民革江苏省委有关领导、民革党员中的建筑专家陈卫新及葛明等围坐在“同心桌”前,围绕如何打造高品质的民革中央机关党员之家、如何进一步做好江苏民革“中山博爱之家”建设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华静、副部长孙绿叶,中共江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陆蓉的陪同下,李惠东一行来到民革南京市江宁总支“中山博爱之家”。走进这个“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民革历代领导人的照片及简介。大厅之中,还特别设置了支部党员参政议政及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照片展示区。据民革南京市委副主委王真理和江宁总支主委鲁宏振介绍,江宁总支党员会定期在此举办“悦读会”,学习民革党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这里温馨有爱的设计和有声有色的党员活动,得到了李惠东的充分肯定。


李惠东高度评价了江苏民革“中山博爱之家”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江苏民革充分挖掘民革党员资源优势、建设有特色多功能的“中山博爱之家”的做法,并对江苏各级中共党委政府对“中山博爱之家”建设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民革党员之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今年是民革的“思想政治建设年”。思想政治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而“民革党员之家”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如何建好用好“民革党员之家”,充分发挥“民革党员之家”的抓手作用,深入开展民革思想政治建设,是当前应当重点研究的课题。
李惠东就民革各级组织加强“民革党员之家”建设、提升“民革党员之家”建设水平,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家”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政治学习中心、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探索创新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团结引领民革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充分认识新型政党制度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保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二是弘扬优良传统,传承“家”的生命力。要重视利用“民革党员之家”这块阵地,加强对民革光荣历史的宣讲和对优良传统的传承,引导民革党员干部学习民革章程、民革历史,传承和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把“家”打造成继承和发扬民革前辈和中国共产党勠力同心光荣传统的加油站,激发广大民革党员的学习热情和干事激情,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家”的向心力。要将党员之家建设与“博爱·牵手”关爱困难党员活动、“关爱老党员”活动等密切结合起来,用“真情”营造浓浓“家味”。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党员之家里积极开展广大党员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激发组织活力,使民革党员之家真正成为广大民革党员常去、想去、爱去的温馨家园、心灵港湾。四是发挥党员作用,扩大“家”的影响力。要积极探索党派工作与相关部门工作相结合、党派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新思路。党员之家在服务党员的同时,还要积极为社会大众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议政会、文化沙龙、专题讲座、法律援助、书画交流、医疗服务等活动,将民革党员之家建设成为参政议政的平台、服务社会的基地、多党合作的生动样板、展示宣传民革工作的重要窗口。五是完善制度建设,保持“家”的战斗力。“民革党员之家”具体负责人需认真规划党员之家的管理使用,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完善“民革党员之家”管理办法、值班制度、财务制度、例会制度等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党员之家各项工作长期性、有序化的正常开展。
据悉,截至2019年4月,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江苏民革“中山博爱之家”共有56家(另外还有30家正在建设中),其中31家配备了书屋。在设计上,“中山博爱之家”注重凸显民革元素、功能齐全。如民革无锡市委“中山博爱之家”在民革无锡中山书画院活动基地、惠山古镇同心实践联盟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建立,环境古朴雅致、秀丽幽静,将民革元素与无锡老宅特色融为一体;民革苏州市吴中基层委员会“中山博爱之家”占地 500平方米,拥有展览厅、会议厅、会客厅、健身房、餐厅等设施,展厅布置既有民革特色,又有吴中当地风格,展厅内容全部电子化。在使用方面,“中山博爱之家”注重与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活动结合,使用率高。如民革徐州市委“中山博爱之家”依托民革党员的古琴社建立,既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为民革党员陶冶了情操;民革淮安市委“中山博爱之家”设有专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之家”和基层组织办公室,以图片上墙、奖章入柜的形式直观展示民革界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风采和各基层组织取得的荣誉成果,举办了多次会议、培训活动,接待了多个单位的考察交流。
2017年“民革党员之家”建设调研暨现场推动会召开后,民革江苏省委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习吸收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按照《民革中央办公厅关于做好“民革党员之家”建设的通知》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中山博爱之家”建设。一是将“中山博爱之家”建设列入重点工作之中。民革江苏省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要以“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网络、四个平台”为抓手推进江苏民革各项工作,“中山博爱之家”建设正是“四个平台”其中之一;多次召开主委会、常委(扩大)会议传达民革中央关于“民革党员之家”建设的有关会议精神及文件精神、统一部署“中山博爱之家”建设工作,召开专职副主委工作例会研究“中山博爱之家”建设有关事宜,要求江苏民革各级组织齐心协力建好用好“中山博爱之家”,努力将“中山博爱之家”打造为具有江苏民革特色和品牌效应的党员互动平台。二是通过评比表彰提高各级组织建设积极性。下发《关于表彰2017~2018年度有功单位有功个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民革无锡市委等3个单位“2017~2018年度‘中山博爱之家’建设推进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授予民革江苏省委省直工委“中山博爱之家”等53个单位“‘中山博爱之家’建设先进单位”称号,通过表彰,鼓励江苏民革各级组织再接再厉,不断提升“中山博爱之家”建设水平。三是加大推介力度,宣传建设成果。遴选一批富有特色、运行良好、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山博爱之家”,在江苏民革网站、刊物及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上进行有计划、有主题的推介,从而提升“中山博爱之家”宣传效果,引导更多江苏民革党员爱“家”、建“家”。

陈星莺表示,下一步,民革江苏省委将积极贯彻落实李惠东副主席建好用好“中山博爱之家”的要求,最大程度地激发“中山博爱之家”这一重要抓手的作用,深入开展江苏民革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在“中山博爱之家”的覆盖率和创特色上下功夫,实现“中山博爱之家”建设提质增量,把“中山博爱之家”建成江苏民革组织和广大党员开展思想建设、联谊交流、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的温暖的“家”,不断增强江苏民革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新时期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宁期间,李惠东一行还赴南京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进行了考察调研。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革 中山博爱之家 建设 党员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泰国的“牛皮之艺”
立陶宛庆祝棕枝主日
“明日之星”奏响柏林
孟加拉国迎来孟历新年
IMF总裁说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但不会陷入衰退
英国寻求进一步推迟“脱欧”
东京目黑川两岸樱花盛开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