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深蓝”保卫战任重而道远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名叫《假如海洋空荡荡》的书,书中讲从1988年开始,每年人类捕捞的鱼类数量比上一年下降50万吨,到2050年时,捕捞量将比今天少30%,地球上一半的人将吃不到鱼。人类面临的不仅是渔业捕捞量下降的问题,还有种类的替换。曾经广受欢迎的大型鱼类已经消失,渔民们转而捕捞小鱼小虾。
如果我们的祖先看到今天餐桌上的鱼,或许会嘲笑说:“这些鱼都是用来做鱼饵的!”如果继续这样掠夺海洋资源,或许我们的子孙就只能吃浮游生物了。
作为一个临海国家,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和3.2万公里的海岸线,整个鸡肚子都泡在海里。然而,这样的中国却面临着“近海无鱼”的残酷事实。究其原因是前些年有些海边的渔民们发挥了超常的智慧,发明出了一个比一个残酷的捕鱼方式。用灯光引诱、用声波震晕、用高压电屠戮……这些毁灭性的捕捞方式不仅把近海的鱼虾捕捞殆尽,也对整个海洋体系产生了威胁。
在采访过程中,徐茂波委员也与记者谈到根据不同鱼类、贝类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捕捉方法,而不是用“扫地穷”“绝户网”“电捕鱼”等残酷的方式。然而,最让徐茂波委员担心的还是海洋微塑料的问题。他不断强调“海洋微塑料”这一污染将对以后海洋生态产生的危害。
据报道,目前海洋中的塑料与浮游生物的比例高达1:2,也就是说,塑料垃圾占了海洋浮游生物的一半。你可别小看了这个数字,地球海洋面积361000000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8%,所以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海洋。海洋面积这么大,可想而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真的太多了。
在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带来的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是微塑料可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二是微塑料比一般塑料更容易吸附有毒有害物质。更为严重的是,微塑料被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海洋生物摄入后,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可干扰牡蛎等动物的生殖能力,对它们造成严重伤害。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其实有很多。比如,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少用一次塑料袋;每天少点一次外卖,尽量出去吃或自己在家做饭;工厂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塑料袋,而用一些环保、可回收的替代品包装产品……
这些都是能够减少海洋的塑料污染的措施。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很小,但是集所有人的力量一起就是很大的力量。
积垢日久,唯有戮力同心,砥砺前行。
编辑:秦云
关键词:微塑料 深蓝保卫战 海洋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