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读懂习近平的"大海之喻"
↑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如果人为阻断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迟早都有干涸的一天。”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以海为喻,说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性,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一番话掷地有声。
↑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实际上,以“大海”喻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在“习式语言”中多次出现。在瑞士达沃斯,习近平主席宣示“中国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畅想“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的共同发展前景;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充满自信地告诉世界:“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
习近平主席的“大海之喻”,意蕴深邃,发人深思。
“大海”观反映大智慧,汇聚众流,以成大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有道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唯有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才能聚沙成塔、积水成渊,让发展成果惠及各国、造福人民。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引下,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有力地证明了合作的智慧与力量何其伟大。
“大海”观反映大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兼济天下的情怀,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更是一以贯之的前进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大招、实招,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开放红利。就在这次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五个更”的重大举措,进一步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成就共同繁荣发展的大事业。
“大海”观反映大气魄,无惧风雨,砥砺前行。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但只要把握历史大势,增强信心和底气,坚定不移发展壮大自己,就可以应对任何惊涛骇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世界经济的大海不可能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中国经济的大海必将越来越壮阔,因为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从未止步,近14亿中国人民的奋斗一刻也未松劲;共建“一带一路”的“工笔画”必将越来越精美,因为这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大海依旧在,中国永远在,世界永远在!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大海 习近平 中国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