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家长吐槽“又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补课需求难遏,“白名单”价格普涨
原标题:家长吐槽“又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补课需求难遏,“白名单”价格普涨

今年2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分批次公示了当地的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培训需求仍旧旺盛,有资质尤其是被列入“白名单”的机构招生价格出现了普涨。对此,经营者理直气壮,教育部门束手无策,家长们欲哭无泪。
有关专家认为,“堵式减负”很难让渴望孩子获得升学优势的家长情绪得到疏解,要尽快将治理重点转移到需求端上,多措并举、疏导提质,真正把补习热降下来。
涨价、囤课、占坑
杨女士的女儿去年开始在新东方补习,今年3月初才开学不久,培训老师就通知她:“暑假班针对二年级升三年级的报名优惠下来了,语数原价3400元,现在报名499,英语999,10天的课程。”杨女士很困惑地问:“暑假班?这才几月份?”培训老师解释:“提前报名相当于占着名额,主要是先把优惠占着,后面要涨价了。”
到了4月15日,杨女士再咨询发现,语数“优惠”价格已经涨到了649元。一位老生家长告诉她,去年新东方的占坑班大概到四五月份才启动,同样语数两门的优惠价仅为99元。
“虽然对价格和时间都还不是很满意,但考虑毕竟是大机构比较规范,进了“白名单”起码不会突然关闭或者卷款跑路。”杨女士表示,打算先占了坑再说。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以来,经营门槛一再提高、要求一再从严。从中央到地方,政策明确了“不得一次性收费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从事学科培训的教师须有教师资格证”等一系列细则。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赶在各地发通知要求“培训班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节点前,大多数培训机构已经完成了一轮涨价。而今年春季开学以来,又有很多家长像杨女士一样,遇到了提前缴费情况。
在江苏某地级市,当地晚报2月份做了一次调查发现,大部分“白名单”培训机构已经涨价或正在酝酿涨价。市民王旭算了一笔账:“1对1产品每个年级提价10元每课时,比如,原本初一年级1对1单课时费用为110元,提价后为120元。”除了涨价,还新增了一项综合服务费,每人500元,“按照每周两节课来算,加上综合服务费,一年要增加1500多元”。
对于涨价,“白名单”培训机构理直气壮,经营者说,硬件、人力门槛升高带来成本提高,价格不得不涨。教育部门有些束手无策,除了要求涨价必须公示外,对此市场行为并没有其他干预手段。家长们则只能被动接受,感叹“又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背后的供需矛盾
多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一年半以来,全国共整顿27.3万所违规机构,完成整改率已达98.9%。各地教育部门通过办学许可证把监管的主动权掌握到了手中,扭转了过去工商部门管不好、教育部门管不了的窘境。
与此同时,教育培训整体需求仍很大,补课转到线上、转向攒课、转回校内,凸显了机构整治易、需求遏制难的教育深层次供需矛盾。
转到线上。在严管线下的背景下,线上培训日趋火热。咨询机构L.E.K.近日发布《2019年中国教育市场投资展望》认为,中国消费者已形成“在线优先”心态。从增长空间来看,国内超过85%的用户愿意为在线产品增加额外20%至25%的教育支出。
转向攒课。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在调研中发现,在职教师居家高收费补课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且更具隐蔽性。北京海淀区的家长们追逐名师、牛师,只要是名师就有神通广大的家长能请来,“攒”成一个十几人小班。
转回校内。推进弹性离校以来,多地依托学校开设多种兴趣培训班吸引了大批学生。南京市近期推出弹性离校升级版服务,赤壁路小学过去只有100多个学生报名弹性离校,增加到700多个。江宁实验小学放学后,60多个校内社团举着牌子领走2000名学生,场面壮观。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家庭对孩子个性特长培养上旺盛的需求。
同时,培训机构在整治过程中也举步维艰,涨价只是其洗牌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早上教育系统来查,中午消防系统来查,下午工商局的人来查,紧接着社保机构的来查,几乎没有安静的时候。说得重一点,培训机构被整得有点‘民不聊生’。”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界别联组会议上表示,多部门联合整治培训机构应进一步明晰标准、把握好尺度,才能让更多从业者欣然迎接政策监管、进行转型调整。
告别“堵式减负”,转向“疏导提质”
有关专家认为,部分培训机构破坏教育秩序,加剧教育焦虑,助推了培训热,但从整顿效果来看,市场供给端趋于规范的同时,在需求端,家长渴望孩子获得升学优势的愿望仍然强烈。如果不通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少家长的教育培训需求,培训热会长期存在。而在培训价格高企的背景下,无证无照或有照无证的机构必然会伺机反弹。
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迅速壮大,背后推波助澜的是培训机构和名牌中小学形成的“密考”“点招”招生利益链。名校或明或暗地借助培训机构“掐尖”,明显加重了课外辅导机构在家长心中的地位和火爆程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开设重点班、组织“秘考”选拔学生、以校外培训机构“统测排名”作为升学依据等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避免课外辅导学习替代中小学日常教学。同时,要不断改善学生评价体系,让单一评价变成分期、分权的评价体系。
降需求的根本还在于增强供给、优化供给。多位人士提出,校外培训市场的火爆,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多样化学习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此外,当前中小学下午放学时间较早,部分城市职工家庭父母无法在放学后照顾孩子,不得已把孩子送进课外辅导班。
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负责人建议,一方面要优化校内供给,探索重构学校课堂体系,在标准化课程基础上增加丰富多样的课程,满足家长对儿童全面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发挥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学校的主渠道功能,引导家庭看清需求,推动全社会教育理性回归。(半月谈记者 蒋芳)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培训 机构 家长 需求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