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看贵州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助力脱贫攻坚?
———访祥云神虎创始人宋珍平
五彩丝绢拼接出朵朵祥云、条条金边勾勒出丰富的层次……见过祥云神虎的人都被它萌哒哒的外表所吸引。
可在你眼前出现的“祥云神虎”,绝不止是一般的吉祥物这么简单。据了解,祥云神虎是将中国几千年经典灿烂的“虎文化”与“祥云文化”有机地结合,由五朵祥云相互套连设计而成,用真丝绸包,贴、套合并在一起,再用纯金箔线融入精细的几种民族刺绣和马尾绣工艺相组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一支吉祥物,它有“家安宅吉、好运降福”的吉祥寓意。
“一只全手工套绣祥云神虎,包含了马尾绣、丝绸、金箔线三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祥云神虎创始人宋珍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宋珍平和“祥云神虎”的不解之缘,源于2004年的一次偶遇。
据宋珍平回忆,当时贵州平塘县举办的旅游商品展销会上,她见到一只用水族套绣工艺制作的布老虎,五彩斑斓的丝绢拼接出朵朵祥云,条条金边勾勒出丰富的层次,“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我一眼就爱上了它。”
请教专家后,宋珍平才知道,套绣工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多年,集画、锥、印、剪、贴、包、套、绣、缝等多道工序于一身,是水族文化的杰出代表。然而,“云套云金边绣”工艺已濒临失传,整套工艺只有5个老艺人会做,而其中两人已90高龄。
为了不让“布老虎”变成“死老虎”,宋珍平放弃了贵阳一家银行的工作机会,于2005年1月筹资30万元,承包了独山县民间刺绣厂,新招100多名工人,并请几位老艺人来做培训。如今,宋珍平已投入数百万元,培养出一支130多人、熟练掌握套绣工艺的队伍。
“‘神虎’制作工艺复杂,难度大,一个工人每天绣8个小时,也要连绣3天才能绣出一只‘神虎’。”宋珍平说,我们要将“神虎”背后的文化展现出来,真正能够卖出去的不是这只布老虎,而是其背后深厚的水族文化和衍生产业。
如今的“祥云神虎”,通过参与精准扶贫来实现中国梦。
有这样一句话,中国脱贫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毕节脱贫看威宁,威宁脱贫看石门乡。石门乡曾被评为中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
2017年宋珍平带领团队去到了贵州最极贫的乡镇威宁县石门乡,参与到非兜底贫困群众脱贫一线。
如何帮助石门乡脱贫?宋珍平说,威宁县盛产荞麦和天然香茶,而荞麦富含维生素和钙、锌、钠等微量元素的生态,天然香茶富含单宁、粗蛋白、粗脂肪、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矿元素。为此,我们研发出了祥云神虎健康养生吉祥香囊枕头,并采用非兜底贫困群众盈利分红模式,采用“6∶3∶1”股份配比(贫困户占60%、合作社占30%、实施团队占10%),同时成立了威宁县石门乡祥云神虎民族手工妙艺职业培训学校及威宁县石门乡祥云神虎民族手工妙艺专业合作社,将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贫困户通过在学校培训学习手工技能后马上加入合作社进行产品生产得到计件分红。
“此外,我们将国家扶贫专用资金量化给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股东,从而得到盈利分红,实实在在地得到增收,但我们目前销售还不是做得很好。”宋珍平这样说。
业界人士对她也有建议。“销售要找到好渠道。比如贵州货车帮集团公司APP线上,现有全国注册货车司机500万名的资源,希望该公司能支持帮扶石门贫困群众合作社扶贫产品的销售,将合作社手工生产的祥云神虎健康养生吉祥香囊枕头推介给全国注册司机,来助力她们的销售。”一位业界人士这样表示。
“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面向未来,我们的目标,是将‘祥云神虎’做成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喜爱的一只中国吉祥物,并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虎文化,让‘祥云神虎’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做好祥云神虎文化产业贵州极贫地区非兜底和兜底扶贫示范模式后,自愿将祥云神虎主题乐园,动漫、游戏、文具、玩具等剩余400多类商标知识产权,全部免费转让给国家相关部门。并建议由国家相关部门组建优秀团队,成立祥云神虎文化产业扶贫工作组,参照创始人前期示范模式,在全国挑选出优秀成长形的企业,将祥云神虎商标转成商品,用祥云神虎商标来助推优秀企业成为中国品牌,来确保贵州乃至全国更多的贫困群众长久稳定脱贫。”宋珍平信心满满。
编辑:秦云
关键词:贵州 文化创意产业 脱贫攻坚 宋珍平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