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数字化”让自贸区“跑”得更快
新华社福州5月5日电 题:“数字化”让自贸区“跑”得更快
新华社记者李慧颖
巨大的岸桥流畅地抓箱卸货,繁忙的搬运车快速将集装箱运送到堆场,高高的轨道吊准确地堆存货物。偌大的码头和堆场不见一个人影,但所有设备运行得井然有序、精准无误。
在数百米外,面积不大的中央控制室里,五六个操作员轻点鼠标,就完成了整个码头的全部作业。
这是厦门自贸区海沧保税港区的“无人码头”——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中央控制室计算机就是码头的“大脑”和“眼睛”,通过它智能识别和精确定位,来控制和操作自动化机械设备。
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毅鹏告诉记者,原来需要人工操作的集装箱装卸、堆存等工作,现在都能由智能传感器自动实现,一线人员比以前减少了七成。不仅如此,投入运营3年来,码头智能化操作还使能耗减少了25%,效率也提升了20%。
数据“跑路”代替了人“跑腿”,自贸区“跑”得更快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打造智慧型港口,是福建自贸区产业创新的一个缩影。而在自贸区平潭片区,智能化电子政务的应用,则始终支撑和推动着平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互相交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平潭行政服务模式。
陈原是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一家电子企业的负责人,不久前他刚刚以“不见面审批”的方式,拿到了今年一季度的经营贡献奖补资金。“税务部门、行政窗口我一次都没跑过,就动鼠标上传资料等待审核通过,就能领到企业奖补资金了。”他说。
福建自贸区平潭片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卓华彬告诉记者,过去企业申请相关财税奖补,需要多次递材料、填表格、盖公章、跑窗口,有些企业嫌流程太繁琐,小额资金干脆不申请了。
2016年平潭实施“财税奖补快车道模式”,102项财税优惠资金兑付实行“一窗通办”,5个工作日办结。部分产业培育领域的奖补事项,行政审批局还进行电子化升级改造,实现“不见面审批”,让企业申请受理“一趟不用跑”。去年一年,行政审批局产业奖补窗口受理了1300余件申请,审批奖补资金近10亿元。
在平潭,依托于数字技术的制度创新远不止这一项。便民服务“一窗通办”包揽了婚姻登记、医社保办理等170多项业务,80%事项实现30分钟之内办结;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正在推行企业电子化登记,上线“一趟不用跑”的远程面签系统……
卓华彬说,未来还会利用电子政务数据、人脸识别技术等,实现“全程网办”,推进平潭智慧岛建设,“真正实现审批不见面,窗口不排队,一趟不用跑。”
编辑:秦云
关键词:数字化 自贸区 无人码头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