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别拿“信披”当儿戏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题:别拿“信披”当儿戏
新华社记者许晟
康美药业日前发布更正公告,称2017年财报货币资金多计299.44亿元。公告一出,市场哗然,言称康美药业爆了个年报“压轴雷”。
4月29日,康美药业发布2018年财报同时,说2017年算错了近300亿元,要更正。公告次日,康美药业股价跌停,一日蒸发超50亿元市值。而截至目前,公众只看到一份董事长“向所有股东朋友们致以最诚恳的歉意”的致股东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300亿元的资金究竟是怎样“多计”上去的?此前,市场就已经质疑公司的货币现金过高、存贷双高等问题;中国证监会去年末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对其立案调查。诸多信号显示康美药业信披疑点重重。
在资本市场,这样的公司并不少。有“扇贝说跑就跑”的獐子岛,更有“1001项议案”的慧球……从“白马”“明星”到“垃圾股”,有时只隔着一份“掺水”的公告、“美颜”的财报。
此类公司破坏的是信披的基本制度。证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然而长期以来,财报“打补丁”、信披避重就轻等市场乱象迭出,严重破坏了市场运行秩序。
此类公司伤害的是投资者合法权益。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是投资者重要的投资参考依据。不准确的财报信息必然误导投资者,诱使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最终有可能损失重大。
此类公司动摇的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可是财务造假、减持圈钱、任性停牌等乱象中,多少上市公司是制造者和帮凶?
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是资本市场的底线之一。坚守底线需要上市公司打心底里尊重投资者、尊重市场;需要中介机构切实勤勉尽责、为每一份签字公告负责;更需要监管层切实履行监管职责,管到造假的疼了、耍花招的怕了,才算到位!
康美药业的“雷”已经爆了,相信监管层会拿出一个市场认可、中小投资者拍手称快的惩戒措施,期待上市公司能真正对股东负责、为股东创造价值。
编辑:秦云
关键词:康美药业 信息披露 信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