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粤港澳融合发展 湾区青年先担当

2019年05月10日 09:00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80后胡志禧已接了父亲的班,自认为已不年轻。但谈起粤港澳大湾区,胡志禧又觉得自己很年轻:“我也是‘湾区青年’。我好不容易赶上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怎么能错过!”

胡志禧,香港人,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政协委员,香港创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五四青年节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他。

胡志禧的青春年华,一半在海外,一半在中国。他年少出国留学,2007年在澳洲麦格理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有些‘老香港’劝我留国外,我没有留。”说起原因,胡志禧说,“我看到很多中国内地学生视野开阔,很自信。他们说的很多内地信息都让我惊讶。我想回来可能机会更多吧。”

回港接班、创业,往返粤港澳。胡志禧用心体会中国机遇。胡志禧还参加了中联办主办的“香港青年领袖国情研习班”,担任研习班班长。他说,那一次的北京五日四夜之行,自己既好奇,又深受触动。研习班的学习加深了他们30名香港青年代表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法治、外交的认识,“我们收获了深深的认同感。”胡志禧说。

学经济的他对数据敏感,他说:“内地的变化太大!2017年,深圳GDP超过2万亿元,超过了香港,跻身亚洲前五。要知道,1979年,深圳GDP不到2亿元,不足香港的零头。实现这样的经济逆袭,是因为中国不断扩大改革开放。”

身处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潮流之中,他告诉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创业。他与父亲交流过内地的营商环境情况,老人说,相比二三十年前,现在的政策环境好太多,孵化、培育企业的条件也改善了许多。

胡志禧的切身体验就更多了。几年前,胡志禧在广州开发一个互联网项目,专门请了香港的人才来广州。当时,他担心广州条件不如香港,留不住人。没想到,请的这个人不仅干得很好,后来就在广州单干,自己开了科技公司。“说白了,广州创业环境和市场太吸引人。”

更吸引人的,是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是胡志禧经常活动的商业区域,而他的故乡惠州也在大湾区里。

他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现在香港传统产业的优势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经济压力明显增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对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青年与生俱来就有奋斗的基因,借助内地已成气候的创业创新氛围,这样的奋斗基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奋斗精神,将激发出何等的创造力!”

“越了解,就越热爱自己的祖国,就越要建设好我们的国家。”胡志禧说。

作为多个香港青年社团的负责人,胡志禧表示,今年有计划在香港与内地之间搭建高端人才交流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编辑:秦云

关键词:胡志禧 粤港澳融合发展 青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