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共享爸爸”为什么能触及大众心理的敏感点
近日,一款名为“共享爸爸”的小程序上了微博热搜。点开小程序的页面,出现五款“爸爸”,分别为商务型、暖男型、运动型、文艺型、幽默型。
商务型“爸爸”:商业精英,形象俊朗,高端大气,各种社交场合镇场首选,收割周围人羡慕目光。暖男型“爸爸”:奶得了娃,做得了一手好菜,从修电灯泡到通下水道,无所不能;性格温柔,从不发脾气,堪称暖宝宝型居家全能手。运动型“爸爸”:身强力壮,酷爱健身,擅长格斗,气场强大,方圆几里的小混混退避三舍。文艺型“爸爸”:学识渊博,行走的百科全书,专家级做作业的水平,信奉没有不会做的题,只有不懂辅导方法的人。幽默型“爸爸”:陪你玩、陪你闹、逗你笑,游戏玩得溜——你的开心,就是他的使命。
许多饱受“丧偶式育儿”困扰的妈妈,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准备叫个“爸爸”时,却发现这款小程序只是某款家具品牌的营销广告。真的点开“离你最近、呼叫后30分钟到达的免费爸爸”,并没有出现理想中的育儿伴侣,而是跳转到某品牌家具的销售页面。所谓的“爸爸”,只是商家赠送的玩偶。
这波广告营销因此而备受质疑。在流量至上的商业环境下,消费者的注意力就是变现王道。光怪陆离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本不足为奇,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共享爸爸”能精准地触及大众心理的敏感点?
“共享爸爸”之所以受到关注,根源在于父亲在家庭育儿过程中角色的长期缺失。
不少人都有同样的感受,自己和父亲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爸,我妈呢?”“丧偶式育儿”也悄然成为热词,一些“上班996,下班打网游”的爸爸也成为舆论火力集中批判的对象。
不过,家庭责任缺失的板子都打在“爸爸”身上,也失之偏颇。除去那些天生没有责任心的爸爸,更多的爸爸是真心想陪伴孩子,但实力不允许啊!原因之一是,现代社会“爸爸”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只要不断网不停机,“下班”的概念被日渐模糊,很多爸爸即使下了班也被迫“机不离手”。原因之二是,女性在就业市场上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更多的育儿责任自然由妈妈来承担。
更可况,即便爸爸们愿意陪伴孩子,也难免遭遇管不了自己孩子的尴尬。小朋友在家里闹得天翻地覆,精力都用来和父母斗智斗勇了。不管是讲故事,还是做游戏,都是三分钟热情,除了把父母有限的耐心耗尽,真学不到多少东西。可一旦孩子们聚在一起,不管听老师讲什么,都秒变“天使宝宝”,精力集中事半功倍。这恐怕也是“易子而教”的理念古已有之的原因所在。
当代社会育儿焦虑日渐蔓延,人们“不敢生、不愿生”的精神负担严重,也和育儿责任越来越集中到原子式的家庭结构上密不可分。大杂院时代,孩子们聚在一起写作业、嬉戏玩耍。数个家庭结成了互助式育儿的共同体。单元楼时代,一对一式陪护反而让育儿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
剔除“共享爸爸”的广告营销背景,褪去其隐晦的暗示,这其实也是个化解育儿焦虑的好点子。与其一味指责爸爸们成为育儿路上的“猪队友”,不如给多才多艺的他们提供更好的施展空间。现如今,有的爸爸上知天文,有的爸爸下得厨房,如果真能有一家互联网平台,上线纯粹的互助式育儿功能,让社会化育儿成为可能,相信不仅爸爸们乐在其中,小家庭也能从中受益。(白晶晶)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爸爸 育儿 共享爸爸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