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精神药物兑酒成青少年吸毒主要方式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近日,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2018~2019年以来,上海累计查获走私毒品案件32起,缴获各类毒品及易制毒物品共计4174克。其中今年上半年立案侦办走私毒品案件21起,同比增加1.3倍。
值得注意的是,如氟硝西泮(俗称“蓝精灵”)、唑吡坦、三唑仑等精神类药物,成为青少年群体吸毒的主要方式。这些大多进口自日本的药物,正常服用时为治疗失眠的药物,兑酒服用则会产生亢奋效果。“服用人员多为追求刺激的青少年。”上海海关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上海口岸毒品走私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值得引起关注。
一是走私渠道转为邮递渠道为主。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国际邮政行业的迅猛发展,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采用“两头不见人”、隐蔽性更强的邮递渠道来走私毒品。上海海关过去一年通过邮递渠道查获走私毒品案件31起,占毒品案件总数的96.88%。
二是新型毒品成为走私毒品的主要类型。走私新精神类药品案件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上海海关2017年和2018年分别查获3起和11起,而今年上半年已查获17起,占今年查获案件数量的80.95%。一年来,海关合计缴获新精神类药品412克,主要为氟硝西泮、唑吡坦、三唑仑等。
三是进境毒品主要来源地向部分发达国家转移。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成为走私毒品主要来源地。比如,源自美加的大麻类毒品从单纯的大麻叶、大麻花演化为大麻烟油、大麻食品等新走私模式;日本成为精神类药物的主要走私来源地,今年已查获17起,重304克。
四是走私毒品藏匿手法更趋多样化。新型毒品的伪装手法多变,有的将摇头丸制成“机器猫”等卡通形状的“糖果”,有的将新精神类药物伪报成维生素、钙片等常规保健品。就在不久前,上海海关就在吴淞邮轮旅检现场查获注入K粉和摇头丸成分的洋酒,是2015年浦东机场旅检查获红酒藏毒后又一起以酒类为载体走私毒品的案例,隐蔽性很强。
五是走私分子精心挑选带毒人员和走私路线。本月初,上海海关在一名自埃塞俄比亚飞抵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非洲籍旅客穿着的拖鞋底部夹层里查获可卡因609.75克,此人自称来中国采购小商品,企图以开展商贸活动名义掩盖藏毒行径。在今年查获的邮递渠道走私新精神药物案件中,不法分子会亲自前往日本,向中国籍旅日留学生和打工人员收购依处方开取的新精神类药品,通过邮递方式寄回上海,本人则另搭乘飞机回沪收取邮包,实现人货分离,逃避海关监管。
编辑:刘畅
关键词:精神药物 毒品 上海 青少年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