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政府与企业需双向发力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就是要破解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高素质劳动者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荒”问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职业教育最强音。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为实施职业技能的提升,国家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这些举措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今年高职扩招100万,体现了政府高层对高职寄予厚望。我认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落实扩招任务的同时,需要同步加强职业教育评价制度规划和建设,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第三方评估和政府督导应三管齐下,在完成扩招任务的同时必须加大质量保障制度建设的力度,从而保证高职教育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
而拿出1000亿元用于职工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激活技工培训活力,提升技术工人水平。但我们也要注意避免同行业同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要促进人才合理的配置和流动。
对于企业来讲,则应高度重视人才,包括高技能人才,要在薪酬福利待遇方面,给予合理的预期,要让他们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发展充满信心,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稳定与发展,最终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辽宁奥克集团董事长)
编辑:秦云
关键词:政府 企业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