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锐·评论锐·评论
博物馆夜间开放也是夜间经济
博物馆夜游与“博物馆奇妙夜”无疑是一直让人期待的。今夏,上海将首次试点博物馆常态夜游项目,于7月至9月,在黄浦区、宝山区试点博物馆夜间开放工作,包括上海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等14家博物馆。(6月27日东方网)
上海现有120余家博物馆,试点博物馆将在周五晚上延长开放,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白天紧张忙碌的市民或匆忙观光的游客提供独特的夜间参观体验,感受别样博物馆之美。此前,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期间,部分上海的博物馆会晚上延长开放,并举办丰富多彩的夜间文化活动。如今试点博物馆夜间开放,对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尤其是开放夜间文博和美术馆的述求予以回应,无疑是一个文化惠民利民的利好消息。
城市的夜晚,在剧场、电影院等文化服务场所之外,应有更多关乎市民文化素养的选择。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全国演艺大码头的上海,此前市博推出多场“博物馆之夜”活动,仍难以满足大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笔者以为,创建全球卓越城市,应该有与之匹配的文化环境、艺术氛围,夜间高雅文化的去处。世界发达城市,不少博物馆、美术馆会选择在周五、周六延长开放至晚上。大英博物馆每逢周五部分展厅延长开放至20时30分;卢浮宫每周三和周五晚开放至21时45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每周五延长开放至20时;大都会博物馆每周五和周六开放到21时。不少博物馆选择在周五晚上增开夜场,和这一时间段的人流量大有关,也是为了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
上海如何发挥众多美术馆和博物馆的优势,彰显城市的文化品质,更好体现美术馆博物馆的作用,夜间开放是一个很好的推动。随着社会进步,大众文化需求越来越细,公共文化资源开夜场应是整体趋势。十几年前,上海博物馆曾尝试开设夜场,但当时参观者寥寥。如今,每逢上博“博物馆之夜”,一两百人的参观预约名额一经放出便遭“秒杀”。让博物馆、美术馆夜间开放成为常态,如果没有它们的加入,一座城市的夜间文化生态终究是不完整的。伴随市民文化素养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呼唤各类文博机构开出夜场,用高雅艺术滋润人心,抚慰心灵,陶冶情操,满足更高需求的文艺样式。
创建全国一流领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更多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有打破常规的举措和手笔。博物馆如何通过多种方式,让展品“活”起来,让历史“走出去”,把市民“请进来”,要破除习惯上“早九晚五”的开放时间约束,应该像图书馆、电影院、剧场那样,逐步实现夜间开放,使申城的美丽夜晚空间,市民多一个文化去处选择,城市多一点文博艺术味道,这是文化惠民利民的检验答卷,当然美术馆博物馆的夜间开放,一方面要进行艺术普及、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应对大众日益增长且更加细化的文化需求,提升夜间开放讲解服务要求,让夜间开放的内容形式和活动,更加细致周密和吸引人。期待上海从试点到推广普及,着力满足市民旺盛的需求,让博物馆的夜间开放常态化、制度化,彰显文化大都市应有的风范。
编辑:秦云
关键词:博物馆 夜间开放 夜间经济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