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李有毅:掌灯前行
有谚语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大学毕业后,李有毅出了校门,进的还是校门,一直没离开过。
找李有毅,也得去学校。
6月26日,北京中考最后一天。当天艳阳高照,地面葱郁寂静。
尤其在丰台区益泽路的北京十二中本部校区里,仿佛悄无一人的安静。这里是北京中考考点之一。此时在教室里,中考考生们正凝神答题,老师们正认真监考。
跨过校区大门,一抬眼,能在正对校园大门的电子屏幕上,看到大红喜报的内容———
“热烈祝贺我校理科考生黄子晴同学高考取得721分(裸分711分),吴宇轩同学取得裸分704分的优异成绩。”
尽管不宣传高考,但今年北京市十二中取得好成绩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北京家长讶异的目光开始从东城、西城、海淀这些传统教育高地挪开一会儿,转向京西,注目到这所诞于民国、位于丰台的市级重点中学。
超期“服役”
1934年,卢沟桥南永定河东岸龙王庙内,宛平简师成立。是为北京十二中的前身。
仅仅3年后的7月7日,一声枪响,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打响,部分简师学生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期间,被日军轰炸校舍毁坏,简师迁至丰台镇东安街。1949年简师和北平人民一道迎来了古老城市的脱胎换骨,新中国成立那天,全校师生在天安门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1年更名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后,在历任校长带领下,学校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校办工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学心理教研室,在全国率先开设形体课、心理课和综合实验课,有人称其为教育界的“小岗村”。
2006年从前任校长手中接过“接力棒”,13年里的每一天,第十任校长李有毅过得并不轻松。因为对守成者而言,既要延续创业期的光荣传统,又不能只走老路。
尤其,近些年随着集团化办学的推进,教学规模一再扩大,昔日的十二中早已经仅非一所学校,加速形成了一校七址、跨越幼小中高四个学段的教育集团。
盘子变大了,李有毅要操心的事就更多了。尤其6月招生、考试季,是学校工作最繁忙的时期。
去的时候,李有毅正忙碌着,一会儿接打电话,一会儿有人来找,这儿怎么安排、那儿如何布置,都得她最后定夺。随着肢体幅度的变化,她胸前的监考证也来回晃动着。
终于安定坐下来,李有毅说起高考佳绩,清晰缓慢地回忆着,“1986年十二中有过这样的好成绩,到现在时隔33年了吧。”交谈间,她一直与对话者进行着眼神交流。眼神里,没有陌生的打量和遥远的审视,仿佛相识已久,正在上她擅长的数学课。
教育难以量化。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但总能证明一些。尤其在高考竞技场上,分数的分量不言而喻。
不少北京家长对位于教育“洼地”的丰台开始刮目相看。“洼地?!”懂行的家长一语道破:“那可是十二中哎!”
北京十二中相当于丰台区基础教育的“好学生”。论分,一直位列北京中学教育的第一梯队;论素质,每个学生都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参加一个学校社团;论荣誉,它几乎囊括了北京市示范高中在科技、体育、艺术、心理、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所有荣誉和高端项目。
有实力,却低调,是学校的风格,也是第十任校长李有毅的气质。花式朴素的短卷发下,安静面孔上不见脂粉痕迹。深蓝色短袖外套的领口处,露出的一截黄绿碎花领子,是这位正高级教师、北京市杰出校长全身上下最打眼的装饰了。
高考前,这位64岁的老校长向上级递交了辞呈。已经超期“服役”9年的她打定了主意,不论高考考得好不好。一早选择这个时机申请退休,也因为有一层顾虑:“万一考好了,不放我了怎么办?”
拼命
第一次遭到明确反对,是在李有毅刚当副校长时。
1999年,带完了一届的高中班,李有毅被提拔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一次会上,她对全体教职员工提出了“工作第一、家庭第二、身体第三”的要求,当时底下一片哗然,反对声不断。
李有毅折中地换成了“工作家庭生活三个第一”的提法。作为数学老师,她也承认,“三个第一的提法其实并不符合逻辑。”
刚当副校长时,姐姐几乎天天给李有毅打电话:“有毅,我们不赞成你当校长,你是搞业务的。当时你调到北京的时候,父亲认为你能搞业务,否则都舍不得你走……”
李有毅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的丈夫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北京。为了解决长达7年的夫妻两地分居问题,41岁她才从安徽芜湖调入北京。
那时,李有毅是芜湖市重点中学十二中的数学老师,从教已有14年,还是最年轻的芜湖市政协常委。
调入北京前,李有毅被芜湖市委组织部长找去谈话,告知她已是芜湖市教委副主任的后备人选。
是在家乡继续奋斗,还是到北京重新开始?经过家人“表决”,李有毅决定:去北京当一名普通老师,以业务立本,肯定能站稳脚跟。
在北京十二中的一节试讲课上,学生们被李有毅的南方口音逗笑了一片,但结束时的掌声热烈。李有毅信心十足地告诉丈夫:十二中肯定要自己。“课讲得成功不成功,我还是能感觉出来的。”第二天,录用通知电话就追来了。
自此,李有毅住进了北京十二中的六人集体宿舍,带高一普通班的数学课。
教得好不好,学生最清楚。第一年学生无记名投票评价老师教学,李有毅排在全校第三。高三时,李有毅带的普通班的数学成绩远高于丰台区平均成绩,全校震惊了。
“很累,累到什么样?从没有晚上12点前睡过觉,每天晚上都要备课。”因为家远,她干脆在学校集体宿舍住了6年。
十二中有“师带徒”的教学传统。周瑾是李有毅带过的徒弟。一次,李有毅腰椎间盘突出起不来床,周瑾去宿舍给她送饭。推门进去,只见儿子跟着李有毅待在宿舍里,电饭煲搁在地上,屋子里一片凌乱。“就这她都不回家,戴着腰带还工作呢。”
刚参加工作时,李有毅的父亲要求她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单位打扫。工作上,他不允许女儿有任何的不努力。父亲以工作为重的观念,深深影响了女儿。
父亲的叮嘱实现了,“一定在业务上站住脚!”2005年李有毅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从外地到北京评上特级的,有人说,李有毅你是头一个吧。
成为教学副校长后,李有毅还在教学一线摸爬。同时,她负责学校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划实施工作,带着十二中向前跨越。
拼不拼命是个人的事,如何带好队伍是带队者的责任,一些细节往往考验着智慧。
“教职工的子女在校园里跑,父母能安心工作吗?”堵不如疏,为了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李有毅对放学后的教职工子女进行统一管理,由工会专门安排一位老师对这些放学的孩子们进行辅导。“我希望在学校里,人人都是工作状态。”
得罪人
“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有什么不好嘛。家庭幸福,孩子表现也是不错的,都行嘛。”再严厉的母亲也有慈爱一面。说起儿子,李有毅一脸柔情,“因为管得少,他更加自立自主,工作上的事都是他自己操心,我没怎么管。”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李有毅这种工作起来不要家的风格。
2006年李有毅刚上任校长之初,学校里有偿家教成风。甚至有人说,“工资算什么,带家教是多少倍的钱呢。”
在学校会议上,李有毅对有偿家教表明零容忍态度后,没有人吭声响应。大家怕在会上支持了校长,传出去会被孤立。
李有毅就干脆到学生宿舍、教师办公室、教师休息室,一个个地查。
一天晚上8点多,李有毅带着副校长去地下一层专供教师午休的休息室巡查。漆黑一片的楼道里,一点光从门缝里漏出来,还有轻微的声音。
他们放轻了脚步走过去,“哪一位在里面啊?”
一听李有毅的声音,门是怎么都敲不开了。
她就硬等在门口。半个小时后,门开了,里面的人出来后不服气地跟她辩:“我们不像你,你不要家我们还要家,我们要挣钱。”
“你要是拿这个作为你挣钱的方式,就失去了你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
当时,北京还没对校园里的有偿家教下达禁令。学校相关的制度也并不健全。李有毅不在全校大会上讲,而是一个一个地去说,留足了面子的老师尤其服气。
一根筋不如两头堵。李有毅同时狠抓课堂教学管理,把老师的精力引到课堂上。
“名师出高徒是永远的真理。”李有毅有深刻的教学体会:我们一直倡导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老师自身能力都不行,怎么培养学生呢?她不断鼓励老师参加比赛、评选,不是争名逐利,是鼓励老师们提升基本功,争当优秀。
最令李有毅引以为傲的,“十二中自己培养出来的特级教师数量是(北京市的中学)最多的之一。”
来十二中挂职的老师、跟岗的校长一般会待上三个月到半年,临走时会很感慨:“你们学校老师的状态是真好,连走带跑的,不是抱着卷子,就是在跟学生聊天。到了办公室,一个个备课、看资料。”
“我不能讲一个抱怨的都没有,哪个单位都有层次不同的。”李有毅举了个最近的例子,有个特级教师找到她想参评正高职称。“我直接讲不行。看似你写的文章特别多,但功夫没下到位。你的工作态度不是我满意的。”一直讲到了晚上8点多,“慢慢跟她讲呗。”
老师抓学生,李有毅抓老师,寒暑假学生放假了,老师的培训和考试刚刚开始。“我带头背,我老太太都能背,你们都能背下来。”李有毅当然知道,“这么干肯定得罪人啊。”
白糖溶于水
周瑾是高三2班的班主任,黄子晴和吴宇轩就在她班上。高三这个特殊时期里,班主任的陪伴对学生相当是一颗定心丸。早7点半到晚10点,周瑾都待在学校里,晨检、早读、课间操、午检、答疑……今年她不巧得了带状疱疹,疼得不行也不放心离开。“你再不走就是传染我们了。”在“威逼”下,她休息了半天去了趟医院,又折回了学校。
高考后,有专家给李有毅发来祝贺短信:“你们(对学生)的‘加工’能力真强啊!”李有毅承认了这一点,“加工能力强是我们老师敬业啊。”
德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李有毅比喻说,“就像白糖溶入水中,你看不到它,但糖已经改变了水的性质。”高中三年,学生与老师们零距离接触,身上必然会有老师的影子,学生的情感、智慧与老师的教育融合在一起。
周瑾对自己相处了一年的高三2班的孩子们这样断言:“他们之间,既是高考竞争对手,又会是一生的好朋友。”
“这些孩子特别爱问问题,一般来说,好学生容易自私。他们不会,一个人问,其他小伙伴都凑过来一起听。我表扬了谁的思路好,其他人会为她鼓掌。”
高三这一年,吴宇轩一直是年级第一,黄子晴始终第二。“就在最后的高考,吴宇轩的成绩波动到了全市第八,她知道成绩后,第一个祝贺了黄子晴。”常年带高三的周瑾老师注意到,每年“二模”前后就进入自主学习阶段,这时学生的精神压力几乎到达峰值,一个个两眼发直的。“老师能做的就是陪伴。”
看到办公室有几个女老师订花,周瑾灵机一动,在讲台上摆了一束紫红色的雏菊。“我希望你们顽强地绽放,和花比一比,看一看,谁坚持到最后。”
十二中不提倡死读书,读死书,学生的兴趣发展空间非常大。学校有好些个金牌社团,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社团活动,科技、艺术、体育、心理、社会实践等五大教育在学校里都有广泛普及和高端成绩。
“除了班主任,其他老师都要根据特长申报在学校的第二任务。”李有毅说今年高考后是最开心的一年。“我的三个梦想,市长奖、奥赛五科拿奖,这些都实现了,再就是高考,现在第一名也有了。”
即使面临高考压力,班级生日会、班级诗词大会、毕业学长交流、看电影、爬长城、游览798艺术区等活动,都是在繁忙的高三开展的。
这符合李有毅一直倡导的,“比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周瑾教数学,对此也深有体会:“现在用刷题套路,做北京高考题根本不行,题出得非常灵活,整体理念是想得多,算得少。”
2016年12月,世界知名数学家、数学菲尔兹奖第一位华人获得者丘成桐在人大科学大讲堂演讲“科学与历史”。人大特地将地点选在了一间大阶梯教室里,就这样,数学爱好者也早早挤满了教室。
李有毅也在其中。61岁的她就在教室过道里,站着听了一个半小时。完了,她罕见地发了一条朋友圈,“那也觉得值!”
浇水的人
初来丰台,李有毅就被组织“盯”上了,从那时到现在,她一直是丰台区连续四届人大代表,后来成为北京市两届人大代表。2018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此前她曾是十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上全国两会前,李有毅也像做教案似的备了个“课”。她在研究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时发现,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人数比上一届增加不少。“人多声强”,人的比例在增加,话的分量就会增强。
对加强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呼吁,是李有毅今年在全国两会上的发声之一。在十二中,李有毅将人格教育内化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
一个胆子大的学生跟李有毅反映:学校要求我们见到老师打招呼,但有的老师就好像没听到一样。
后来,李有毅在国旗下的讲话中,首先感谢了这个学生和反映的问题,赞扬学生应当有平等正义的信念。然后她又代表老师们向学生们道歉。最后,作为校长对老师们的言行提出了具体要求。
就这么一件小事,“在家长群里反响挺大的。”这让李有毅有些没想到。
北京十二中钱学森学校的创立,也是靠着一帮拼搏的老师打出了品牌。“校长周一到周五全部住校,真是拼了命在做。”
尽管现在是校领导,李有毅也不爱主动接触领导。那会儿,在丰台区人大参会,经常会一散,就见李有毅拎着包快速往出走。“一直给高三上数学课,没有那么多精力。”
不功利,和有追求之间,并不矛盾。“追求不是为了名和利,才会成长得很快,而且经久不衰。”李有毅就是按照这个道理成长的。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教师是给花朵浇水的人。
“我的化学老师是清华大学的助教,数学老师是大学数学系副主任,外语老师来任教前差点留在了外交部,口语棒极啦!”“文革”中,正在上中学的李有毅得益于这些“大咖”老师们的教授,打下了坚牢的基础。
在家里,李有毅相邻的三个姐妹不需要父母督促,互相之间比着学。而父亲每星期带着李有毅去逛新华书店的习惯,也培养了她读书的习惯和学习的兴趣。1977年恢复高考时,李有毅考入了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
今天去看,“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是基础教育前行的曙光。
十二中的楼道上,布满了各类“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简介。李有毅就任校长后,拿出了她个人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津贴以及所获奖金等,从2010年起设立了“校长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拔尖领跑,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现在,已经评选了9届活动,有43个团体和119人获得奖学金。
教师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这是一门专业的职业。“但每一个人都要接受教育,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李有毅非常认同任正非对基础教育的看法———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后冲锋的博士、硕士、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代表社会为人类去作出贡献。
是的,哪个时代,都需要这么一批掌灯者,以自己做芯,燃烧信念、责任和爱,照亮人类前途。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学生 学校 李有毅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