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两岸青年体验惠安女风情与南少林禅武文化
人民政协网泉州7月14日电 7月13日,“我的民俗相册——两岸青年走进福建活动”继续在福建泉州进行,交流团近距离体验惠安女民俗风情和泉州少林寺禅武文化。在交流中了解闽南特色民俗、感受闽台浓厚亲缘。
一大早,交流团乘车前往惠安,领略惠安女民俗风情。车一进惠安县,道路两旁的石雕就映入眼帘,石雕是惠安县的一大特色名片。在惠安女博物馆内,陈列着惠安女生活用具、传统食物和特色服饰,大家全方位了解惠安女族群的来源与特色民俗。其中,讲解员着重为同学们介绍了惠安女的特色服装文化——“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即头戴斗笠和花巾,露着肚脐,上身穿紧身小衣,下身着肥大裤子。“原来惠安女新娘的服装是黑色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护新娘子免受海盗的袭扰。”来自台湾的金涵雯受益匪浅。
变身惠安女的同学成为大家拍摄的对象。
“快看!年轻的惠安女。”各自拍摄的同学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了两位牵手出来的“惠安女”,原来是交流团的两位同学现场“变身”惠安女,体验捕鱼织网的惠女生活。扮作惠安女的台湾同学林泱馥去年就报名了交流活动,因为身体原因未能成行。今年她终于如愿来到大陆交流,直言不虚此行。
下午,交流团来到泉州少林寺,感悟禅武文化。泉州少林寺俗称南少林,位于东岳山下,始建于唐龙朔元年,废于乾隆二十八年。如今的南少林是1992年10月在原址重建的,武术活动历史悠久,为中国南方武术的发源地。方进山门,拾阶而上,眼见少林武僧和一泉州国术馆正列队聚集在广场上,原来他们正准备进行一场武术交流。
交流团观看拍摄南少林功夫
伴随着浑厚的呼和,少林武僧们精妙的棍法、刚猛的刀法、轻灵的剑法、多变的拳法令人目不暇接,只听“咔嚓”的快门声不绝于耳,同学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武术交流结束后,泉州少林寺方丈释常定现场教授大家拳法基础,亲自纠正同学们的动作,并鼓励年轻人多了解禅武文化,并时常锻炼,强身健体。
泉州少林寺方丈释常定现场教授大家拳法基础。
黄昏时分,交流团来到距今900多年的宋代石桥洛阳桥,在落日的余晖下,江水与石桥相互辉映,让古桥倍显温柔。
两岸青年参观拍摄洛阳桥
伴着闽南语歌曲,当地居民在桥上来往穿行,还有人挑着特产叫卖,台湾同学程映元端着相机跟戴着头巾的阿婆唠起了家常。同学们在桥上边走边拍,每一寸风景都能成为他们镜头里的财富,直到月出东山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台湾同学陈玟岑听到桥边播放的歌曲十分亲切,直言这些歌都听过,恍惚之间就像回家了。
返程的大巴车上,同学们三五成群讨论着夜宵的归属,不时爆发出默契的笑声。( 刘子默 )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惠安 交流 少林 文化 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