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线传真 一线传真
健康扶贫新模式 “e健康中国心项目”在河南郑州启动
7月22日,为助力落实国家制订的“精准扶贫、健康扶贫”战略,由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工信部两部委牵头成立的“互联网+健康扶贫推进组”主导、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e健康中国心项目”试点阶段总结暨全国范围推行启动会在郑州举行。
据介绍,“e健康中国心”项目以推进落实国家“精准扶贫、健康扶贫”战略为目标,以政府主导,团队协作为推进项目实施基本原则,形成可持续、可复制、自主性强的基层慢病管理和教育模式,为遏制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筑好坚实的堤坝。
在金阳县试点开展的“健康小屋”是该项目主要探索的慢病管理模式,以35岁以上人群为重点,以筛查为抓手,进行常规的三高检测,对高危人群进行综合治疗和管理;配合开展大众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重点教育工作;将县域/社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县医院专科医生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全科医生为重点培训对象,并评估该慢病管理模式减少因病返贫和致贫的效应、其他卫生经济学效应以及社会效应。
目前,该试点已累计为2700多名群众进行了筛查,其中包括1099例超声筛查,发现血压异常率为43%,血脂异常率为36%,颈动脉斑块异常率为17%,并干预管理患者近500人,相较于以往大大提高了筛查诊断的效率。
“e健康中国心”项目负责人李靖博士表示:“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有效改善边远地区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质量较低的问题提供了条件。‘e健康中国心项目’ 借鉴了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的“基层慢病防治工具包(HEARTS)”的基本理念,开发出了基于网络的基层高血压防治路径与监督评估体系;同时首创了 ‘互联网便携式远程’颈动脉超声服务,现场的医护人员只需基础操作培训即可为患者进行超声扫描,其动态信息实时回传至北京医生志愿者团队专家的移动终端上,由北京的专家给予及时的诊断反馈,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超声诊断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基层医生可通过线上和线下双通道为辖区内老百姓提供心脑血管疾病诊治与健康教育。
据悉,基于试点阶段的成果和经验,“e健康中国心项目”将逐步拓展至全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最终计划实现基层医生培训10万人次、大众教育300万人次,促进基层医共体建设,降低基层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并提高疾病的治疗率河空置率,做好基层疾病预防工作,为实现国家的“精准扶贫、健康扶贫”战略做出贡献!
【编辑点评:线上和线下双通道,遏制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关键词:健康扶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