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动起来,就现在,多受益
顶级医学期刊BMJ发布的一项时间跨度达2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以前是否运动,现在每天散步20分钟或者是遛狗35分钟,可减少近一半的死亡可能性。
如今“宅男宅女”们越来越多。饿了,顺手订个外卖;渴了,喝口外卖定的奶茶、咖啡。下班以后,越来越少的人去健身,而越来越多的人聚会喝酒吃饭,要不就是直接回家“卧床不起”。大家对于运动能带来的好处,还不是很清楚。
6月26日,英国剑桥大学Alexander Mok等人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BMJ在线发表题为“Physical activity trajectories and mortality: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身体活动轨迹和死亡率:基于人口的队列研究)”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中老年人包括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人,无论过去的体力活动水平和已确定的风险因素如何,都可以通过增加身体活动来获得延长寿命的好处。
美国健康指南认为,美国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2天肌肉强化训练才能定义为每周足够运动量。对于青少年(6至17岁),指南建议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3天的肌肉强化训练。按以上健康指南要求的运动量进行运动,所获的收益是巨大的,最少可以节省数十亿美元和挽救数十万人的生命,且可提高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
以往也有研究表明,运动与所有原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风险降低相关。然而,大部分都来自观察性研究,评估单个时间点(基线时)的身体活动,随后得出死亡率和慢性病结果。从1975年到2016年,超过90%的这些关于身体活动和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调查,使用了对基线体育活动的单一评估。由于身体活动行为复杂且在生命过程中各不相同,因此评估随着时间推移的身体活动的人际轨迹,将更好地表征身体活动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以往较少的研究评估了随时间推移的身体活动轨迹和随后的死亡风险,其中一些调查仅包括男性或女性老年人的小样本。重要的是,其中大多数研究受到身体活动模式粗略分类的限制,没有针对具有确定有效性的客观测量的暴露校准。许多研究也没有充分考虑其他生活方式风险因素的变化——例如总体饮食质量和体重指数——这可能会混淆身体活动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BMJ发表的这个研究是基于设计人群的前瞻性调查队列研究,评估基线和身体长期活动轨迹对所有原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的预期相关性。有14599名参与者(40至79岁),根据生活方式和其他风险因素,在基线(1993年至1997年)至2004年进行评估,然后统计2016年的死亡率(中位数为12.5年的随访)。调查来自问卷的身体活动能量消耗(PAEE),针对联合运动和心率监测进行校准。主要衡量所有原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
在调查期间,共发生了3148人死亡。研究表明,身体运动的长期增加与死亡率呈负相关,与先前的运动情况无关。每年1kJ/(kg·d)(每天每公斤体重消耗1千焦能量)的运动增加带来结果:所有原因死亡率降低24%,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29%,癌症死亡率降低11%。当分析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病史分层时,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
与基线和身体活动轨迹的联合分析表明,与持续不活动的个体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增加的人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低,其中相比于基线而言,中等、高强度运动的死亡率分别降低38%及42%。在人群层面,与缺乏运动的人相比,满足和维持最低推荐的体力活动〔WHO推荐的5kJ/(kg·d),大致相当于每天散步20分钟,或者是遛狗35分钟等〕可以预防潜在的46%死亡风险。
一言以蔽之,动起来,就现在,肯定是有好处的。
编辑:刘畅
关键词:运动 健身 健康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