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孩子有虫牙怪谁?糖可不背这个锅
在妇幼口腔门诊工作中,我们接触的大多为儿童患者,往往当我们检查完,告诉家长孩子嘴里有很多“虫子牙”时,很多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厉声呵斥地反问孩子:“以后还敢吃糖吗?”孩子可怜巴巴甚至带着哭调地说:“不敢吃了,以后再也不吃糖了。”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中,“甜食”和“虫子牙”间似乎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所以在讨论护牙话题时,大多数人都谈“糖”色变,并且坚定地认为:只要停止吃甜食,就可以高枕无忧。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糖”是导致虫子牙的重要因素。牙齿表面附着的牙菌斑生物膜,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会吸取食物中的糖分,包括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及乳糖产酸,溶解牙齿表面的釉质,从而形成“虫子牙”。时间是“虫子牙”发生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在进食含糖食物两分钟内,生物膜中的酸度便可以升至可溶解的程度,唾液在半小时至两小时内会将酸素中和,使之停止继续溶解,甚至可使初期龋齿还原。但如果进食含糖食物的次数过于频繁,唾液没有充分时间中和酸素,初期龋齿便不能还原,龋坏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后更会形成不可逆的“虫子牙”。
口腔内的细菌与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接触的时间越短,细菌产酸的可能性就越小。在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的前提下,做到含糖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短,加上唾液的缓冲作用,适量摄入甜食是不会直接导致“虫子牙”的。
口腔医生提醒家长,甜食的摄入最好在饭前或者饭中,饭后及时刷牙漱口。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看牙医,这不但能满足孩子们的甜食诱惑,令孩子心情愉悦,更是爱牙护齿的正解。
由此可见,若口腔卫生维护不到位,或者忽略了摄入甜食的较佳时机,吃糖肯定会大大增加得“虫子牙”的几率。但并不是所有的“虫子牙”都一定是吃糖造成的。所有能够分解糖分的食物,包括我们平常的一日三餐,五谷杂粮,都有可能造成“虫子牙”。所以,平时一定要勤刷牙漱口,使得牙齿表面不要有太多食物、糖分附着,才是有效防止“虫子牙”的明智之举。
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会对“糖”和“虫子牙”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了,就应该自力更生,自己刷牙。我想强调的是:上了幼儿园之后,洗手、洗脸、洗脚丫等等,都可以试着让孩子独立,唯独刷牙不可以。因孩子的手还不够灵活,有很多牙面都不能充分刷到,不论孩子有多认真地刷牙。因此,每天晚上睡前,家长都应帮助孩子用牙线剔牙间隙内的嵌塞物,并伸手帮助孩子刷牙一次;最好用合适年龄段的含氟牙膏,防龋功能明显好于可食用牙膏;另外要做到每三至六个月来口腔科复查,根据龋易感性检测值(龋态)定期涂氟。做到以上这些,在合适的时间适度摄入含糖食物,加上后续认真地维护口腔卫生,不仅可以让孩子有个多彩的童年,还能通过甜蜜蜜的食物增添美好的心情。
编辑:刘畅
关键词:虫牙 食物 糖 口腔医生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