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消化道早癌 发现并不难
 消化道肿瘤(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约占所有肿瘤的60%,其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晚期肿瘤无论设备多么先进、医生技术多么精湛,也难有回天之力,而早期发现,可能都不需要外科手术,仅一次内镜下的治疗就能治愈。可见,消化道肿瘤能否得到早诊早治,预后有天壤之别。
高清内镜系统
能发现早期肿瘤
高清内镜系统精查,是以普通白光内镜检查为基础,全面清晰地观察整个消化道黏膜,识别早期癌的黏膜特征,发现局部黏膜颜色变化、表面结构改变等可疑病灶,然后运用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特殊内镜检查技术,强化早期癌的内镜下表现,观察黏膜微血管特征及腺体开口形态,提供病变深度、范围、组织病理学等信息,最终发现普通内镜下无法显示的病灶,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
高危人群
内镜检查要提前
目前,一般人群建议40岁开始胃肠镜检查,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反复出现腹痛、腹胀、黑便、消瘦、烧心、腹泻、便秘等症状的人,任何年龄都要及时行胃肠镜检查。
还有些人属于胃肠肿瘤的高危人群,最好在35岁开始行胃肠镜检查。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为胃癌高危人群: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患者;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的人群(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有以下任意一条者为食管癌高危人群:长期居住于食管鳞癌高发区;一级亲属有食管鳞癌病史;既往有食管病变史(食管上皮内瘤变);本人有癌症史;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有不良饮食习惯如进食快、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进食腌菜者。
有以下一项者为结肠癌高危人群:年龄40岁~75岁;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既往患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有结肠癌家族史。
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没有发现问题,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就没有问题了呢?到底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呢?这些都需要因人而异,个体化决策,应由消化内科医生根据个体家族史、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内镜下表现、病理检查结果等因素来进行系统管理。
胃肠镜检查
可以很轻松
临床上我们遇到不少人,医生早就建议做胃肠镜检查,但他们却一拖再拖,延误了肿瘤的早期发现,很是可惜。仔细问原因,大多是怕内镜检查痛苦。其实近些年随着无痛技术的进步和肠道准备方法的改良,胃肠镜检查已经能够轻松完成,患者痛苦很小。无痛技术可以让被检查者在睡梦中轻松完成胃肠镜检查,不仅避免了受检者恶心呕吐,以及由此产生的极度恐惧和紧张,而且无痛检查便于医生仔细观察。另外,改进的分次肠道准备方法,可以避免大量喝水导致的呕吐不适,免去了有些病人对肠道准备的担忧。
编辑:刘畅
关键词:检查 内镜 胃肠 消化道 消化道癌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