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记者手记:立业求深 立言求本
采访王忠辉前,记者做了一点功课。眼前这个说起产业报国前景眼睛放光的受访者,原来还是一位大律师。
古代先贤在国家初定之际,都要先定律吕,以齐天下之音,以司天下之行,以定天下之序。现代,律师以法为则,成为社会秩序的守护者,也不免有拘谨、刻板之印象。而企业家,则多以先锋、突破者形象示人。
这一次,两种看似矛盾性格集于一人之身,他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采访的深入,这个疑问也逐渐释然。在底色上,两者其实是一致的。
把企业置于国家主流轨道之中,这是东旭集团集体的意志,也是王忠辉决策、执行的基本考量。其实,这也是律之根本,法律共同体的基本准则。
追求社会价值和家国意义,这是东旭集团产业报国理念的自有之义,也是王忠辉带领公司转型的深层逻辑。当然,这与他当初作为一名大律师的追求,也是殊途同归。
记者发现,在另一个舞台上,王忠辉把这层底色的光辉再一次放大。
作为一名基层政协委员,王忠辉在履职时,时刻在思考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怎么样才能发现真问题?怎么样提出有价值的、高质量的建议?
无论是做律师还是做企业,他都求精、求深、求准,做起事来一板一眼,从不含糊;做委员呢?“更要自律、自我加压,立言求本、求真、求效。”
他的提案和建议,正是这个思路的反映。
2016年,他针对雾霾围城、环境恶化的现实,针对门头沟区打造绿色家园的诉求,结合在企业工作多年的经验,经过调研,他提交了《关于大力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应用的提案》。
2017年,他针对这个问题再一次深入调研,提出了质量更高的《关于坚持创新驱动,以石墨烯产业为抓手助力门头沟绿色发展的建议》以及《关于推广和应用石墨烯电热膜新型取暖技术减少雾霾的建议》,后者还获得了当年的优秀提案。
从来英雄无平路,世上俊杰少等闲。
在产业之路开辟了新篇章之际,在高质量履职之路上,他也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产业报国 王忠辉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