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复兴路上>特刊报道>探索改革路 探索改革路
一次经典的参政议政
早在2003年初,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确定当年的重点专题调研之一就是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调研,调研组组长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担纲。
据厉以宁回忆,当时接下课题后,他召集了几位参与调研的委员开讨论会,仔细分析了非公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确定了“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现实经济中的作用、明确当前加快民营经济建设的必要性、民营经济要进一步发展有哪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政策性的问题、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建设问题”四大主题。随后调研组于当年10月和11月兵分两路,分别对辽宁省大连、营口、鞍山、沈阳市和广东省中山、珠海以及深圳等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广泛调研后,厉以宁等人起草了《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的调研报告。报告历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诸多制约因素,首当其冲的是“贷款难,融资渠道不畅”,其次还包括“税收政策不公平,税负过重”“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不够”等。
针对存在问题,调研报告提出的相应解决方案包括: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改革和完善税制,降低税率,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强有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整合,提高政策透明度;尽快制定保护私有财产权的相关法律等等。
2004年2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上报的这份调研报告上批示指出,关于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似应有个通盘考虑,着手研究一些重大的政策性问题,最好能形成一个指导性的文件。
根据温家宝的批示和工作要点要求,文件起草工作列入了《国务院2004年工作要点》。3月中旬,发展改革委与国研室牵头成立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大政策专题研究”工作小组,成员有国防科工委、财政部、农业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中共中央统战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等26个部门和单位。
从总理批示到启动调研起草工作,再到2005年2月14日正式出台,2月24日向社会公开发布文件,正好一年。
“出台的内容相当好,基本上概括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对我们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大部分都有所回应。”厉以宁提起这件事不时露出欣慰的微笑。这件事也被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称之为一次经典的参政议政。
(本报记者刘圆圆整理)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