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低剂量IL-2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安全有效

2019年09月27日 08:49 | 来源:中国健康网
分享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栗占国教授团队近日在期刊《风湿病年鉴》上发表研究论文,介绍了一项历时3年完成的低剂量白介素—2(IL—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证明,低剂量IL—2治疗中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安全有效。
据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肾脏、血液等全身多个系统,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临床预后差,目前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近100万名。该病特异性治疗方法尚少,而传统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常见,如感染、肝肾功能损害、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因此,研究能够控制病情且安全的新型治疗方法和药物意义重大。栗占国团队在2016年首次应用低剂量IL—2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获得成功,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自然·医学》上。
本次研究共入组难治或复发的中重度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0名。研究发现,在低剂量IL—2治疗后,患者的水肿、肾炎等临床表现、免疫指标(24小时尿蛋白、白蛋白、抗dsDNA抗体、补体水平等)以及疾病活动指数显著改善。研究主要终点即疾病应答指数,低剂量IL—2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4周IL—2组的该指数为65.52%。低剂量IL—2组患者的耐受性好,感染发生率(6.9%)明显低于对照组(20.0%),提示该治疗可能使感染风险减低。
在免疫指标方面,这项研究发现,在给予低剂量IL—2治疗后,患者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水平升高,而致病性细胞和因子水平降低,可能说明通过靶向调控IL—2受体改善了患者体内的免疫失衡。同时,低剂量IL—2组患者体内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升高,可能与感染较少发生有关。


编辑:刘畅

关键词:剂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 安全研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