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我永远热爱、敬佩和感激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已故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的中国情缘
新华社金边9月30日电 通讯:“我永远热爱、敬佩和感激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已故柬埔寨太皇西哈努克的中国情缘
新华社记者 毛鹏飞
柬埔寨首都金边市区,砖红色的独立纪念碑在蓝天白云下格外醒目。
这座为纪念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而修建的纪念碑,坐落在诺罗敦大道和西哈努克大道交叉的中心位置。在这里,地理坐标和历史坐标都指向了柬埔寨“独立之父”诺罗敦·西哈努克。
对中国人而言,柬埔寨太皇诺罗敦·西哈努克可以说是最熟悉、最亲切的外国友人之一。西哈努克1922年10月31日生于金边,2012年10月15日逝于北京。他当过国王、领导过执政党、出任过首相,也曾两次流亡。他为柬埔寨国家独立、领土完整、民族和解与社会经济建设奉献了一生,深受柬埔寨人民崇敬和爱戴,也与中国领导人共同缔造并精心培育了历久弥新的柬中友谊,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
西哈努克和中国正式接触始于1955年万隆会议上和周恩来总理的相识。
提到与中国结缘,西哈努克总喜欢用“一见钟情”这个浪漫的词语。中国对柬埔寨的尊重和友善,中国领导人的魅力和才华,深深吸引了西哈努克。
柬埔寨公主诺罗敦·帕花黛维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在我看来,父王把周恩来总理视为兄长。周总理值得信赖,在我父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出手相助。当柬埔寨遇到困难时,中国也从未离开,一直支持我们。所以我父王总是说,除了中国,没有其他国家如此真诚地爱护和帮助我们。”
帕花黛维说,西哈努克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怀着深深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也融入了文艺作品的创作中。西哈努克在歌曲《怀念中国》中写道:“啊,敬爱的中国,我的心没有变,它永远把你怀念……你是一个大国,毫不自私傲慢,待人谦逊有礼,不论大小,平等相待……柬埔寨人民是你永恒的朋友。”歌词道出了西哈努克的心声,也道出了柬中两国互相尊重信任的真谛。
西哈努克历经风雨的一生中,两次流亡都在中国得到了最宝贵的帮助,在中国支持下团结各方抵抗力量,为柬埔寨的自由和独立奔走。
患难见真情。在华期间,中国不仅为西哈努克提供了政治上的坚定支持,还给他提供了第二个家——北京东交民巷15号宾馆。西哈莫尼国王、帕花黛维公主和其他王室成员也曾长期在这里生活。如今,西哈莫尼国王每次到北京,还会住在这里。
“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每逢中国有重要活动,比如国庆庆典、举办奥运会等中国人民的喜事,经常能见到“亲戚”西哈努克的身影。中国遇到自然灾害等困难,他也会解囊相助。
西哈努克一生经历数次大起大落,但对中国的信任、与中国领导人的深厚友谊从未改变。这份友谊远远超出了个人范畴,体现了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国与国相处之道,也展现了中国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的大国形象。
西哈努克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中国历来是个负责任的大国,严格而忠实地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我永远热爱、敬佩和感激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柬友谊历经风雨,坚如磐石,硕果累累。中国企业在柬埔寨修筑公路、桥梁;中资企业建设的水电站造福柬埔寨民众;中国歌曲在柬被广为传唱,学习中文成为热门;中柬友谊台FM调频广播受到当地听众欢迎;中国电影放映队来到柬埔寨的田间地头……
金边市西南部,1965年在西哈努克的倡议下修建的毛泽东大道如今车水马龙,愈加繁华。“柬埔寨人民将在国际舞台上一如既往地支持伟大、令人尊敬的中国,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西哈努克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完)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中国 西哈 哈努 努克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