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黄云峰:公共服务切莫掺私心
作者:黄云峰
让“方便”更方便,是关乎百姓生活的民生大事。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厕所革命”,投入大量资金在城乡兴建、改造了大量公厕,极大方便了群众,改善了环境。
建好厕所只是第一步,后续管理要跟上,否则,就会降低群众的获得感,好事也可能变味。比如近日,福州不少市民就发现城区一些公厕虽然配备了纸巾,取纸却必须扫码关注某些商业公众号。这一做法,不仅让老人和儿童无可奈何,还增添了人们对信息泄露的担忧。
所谓公厕,顾名思义,就要把公益性摆在第一位。公厕配纸能更好地方便群众。过去,一些公厕的免费纸常被人恶意取用,为此,不少公厕引入科技设备,推出扫码取纸、刷脸取纸等服务。从节约资源的角度说,扫码取纸是创新管理的体现,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把扫码取纸当作公众号增粉或者商业引流的手段,等于把公共资源当成交易筹码,不仅违背公益服务的初衷,还给人造成困扰,难免被人诟病。
问题就是信号,扫码取纸给人添堵的事,凸显了为民意识欠缺的一面。古语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全心全意,就必须百分之百地付出,不允许打折扣。否则,一开始的丝毫偏离,路子就会越走越歪,最终酿成大错。这并非夸大其词,此前,媒体就调查发现,在一些城市,公立医院、水电燃气公司、火车站等公共服务窗口,“开半扇门、关半扇门”现象时有存在,给人们办事造成不便。
回到扫码取纸一事来看,既要兼顾公益,又要杜绝浪费,方法有很多。比如,当前福州也有一些公厕推行的刷脸取纸,对群众造成的困扰就少一些。此外,大部分公厕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由管理人员负责发放纸巾,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好评。可见,确保为民服务不打折扣,关键还是要牢固树立为民意识,摒弃私心杂念,在具体实践中多一些群众视角,把问题想得更全面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些。这一点,毛主席为革命老区乡亲们打井的故事就值得认真学习。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叶坪迁到沙洲坝,导致大家用水紧张。为了解决问题,毛泽东先是想出引泉水进村子的办法,此后,又先后两次打井。有了井水,还专门铺上木炭和沙子过滤,保证漫上来的水可饮用。正是因为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里,红军战士才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两行醒目的大字,至今熠熠生辉,引人深思。(黄云峰)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服务 公厕 取纸 黄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