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周太良:宗教与书法
中国的书法艺术,一般都认为与道教有着关联。道教符箓、道经的书写形成强有力的艺术范式,对后世的书写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书圣王羲之。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是王羲之的神来之笔,其中所体现的思想,就涉及道教道法自然的信仰问题。“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教的养身经典《黄庭经》,也因王羲之书小楷而闻名于世。唐时颜真卿楷书代表作《麻姑仙坛记》,也是道教的经典。《道德经》经赵孟頫小楷书写,成为学书者临摹的典范。对于道教与书法的关联,国学大师陈寅恪所得出的解释是:“艺术会受到宗教的影响,而宗教反过来会利用艺术进行传播。”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影响了中国的文学与艺术,尤其与书法艺术产生了难以割舍的关系。佛教大量的写经、抄经、刻经,累积了无数有关书法文化遗产。例如,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敦煌秘密石室内,发现大量自曹魏至北宋年间的经卷文书,其中写本佛经占95%以上,约3万卷左右。这些大量写本经称为“经生书”,多是佛教徒发愿写成。敦煌经生书的风格,反映一种特有虔诚的宗教信仰,是一份稀有难得的文化瑰宝,更是研究书法艺术的珍贵史料。除了写经、抄经、刻经、造像题记等,有关佛教的碑、铭、志、记、帖等数量也是难以胜数,对书法艺术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
历代以来,佛教僧人擅长书法者,数不胜数。例如,东晋王羲之的七世孙、南北朝隋代的智永禅师,曾居住于永欣寺阁楼上抄经达30年之久,创作真草“千字文”800余本。真草“千字文”,被后代书法家奉为典范。智永禅师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另一贡献是“永字八法”的发明。
唐朝怀仁法师所集王羲之的行书《大唐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于玄奘大师佛经翻译完成时所撰写的,因太宗酷爱王羲之的书法,遂由怀仁大师按内容汇集王羲之的行书,再勒石刻碑,因名《集王书圣教序碑》。唐宋以来,凡是学习王羲之行书的人,莫不以《圣教序》为范本。
历代书法名家,几乎不存在没有写过相关佛教的经典或碑文书帖的。王羲之曾书《遗教经》,张旭写过《心经》,柳公权亦书有《心经》《金刚经》和《清净经》,苏轼所写的更多,有《心经》《金经》《华严经》等10余种传世。另如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米芾等,都曾写过大量佛教经典。这些与佛教有关联的历代书法作品,是世人临摹学习的典范,其受佛法影响的创作,也是一代代传承不息。可以说,若将佛教书法的部分拿掉,中国书法史将失去一半的光彩。可见佛教对书法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
在书法经典中几乎找不到与伊斯兰教有关的著名碑帖,但伊斯兰教信众习书者也不在少数。由于信仰的关系,伊斯兰教练习书法者,通常还会练习阿拉伯文书写。因为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就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中文书法是伊斯兰教中国化形式的表现方式之一。阿拉伯书法属于硬笔书法,与中国书法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书体上大致分为纳斯赫体(类似于小楷)、卢格阿体(类似于行书)、库法体(类似于篆书)。阿拉伯书法同中国书法一样,精于点画,有着严格的比例规则和丰富多变的组织造型。
历史上,书法与基督宗教的关系仅有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有些关联。该碑于唐建中二年(781年)建立。碑文由波斯传教士景净撰写,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吕秀岩书并题额。碑顶刻有飞云和莲台托着十字架,十字架下题“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9个楷书大字。碑以汉文为主,楷书,字体秀美。碑正面刻字32行,每行62字,共1780个汉字。此碑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此碑书者吕秀岩虽未能名添唐代大书家之列,然其书法结体工整而不刻板,秀而劲,丽而健,用笔灵动又不失端严肃穆,结构疏密得当,章法布局常有意外的巧妙,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水平,可作为书法爱好者极好的范本”,因此该碑帖被列为“中国珍稀碑帖丛书”之一。
康熙皇帝曾赐北京的天主教堂“万有真原”匾额及“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的楷书对联,备受天主教徒推崇。该匾额端庄厚重,大气磅礴,极具庙堂之势。
据悉现安徽安庆天主教堂正门上方的“万有真原”石额,为康熙南下江南时亲笔所书,因为匾额上“万”字上刻有康熙的御玺,因而人称该匾额为康熙真迹,极为珍贵。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讲究修行,书法是公认的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就天主教而言,众所周知,20世纪以来,随着教会中国化和本地化思想的高涨,中国的神长教友也在教会艺术上做出了新的尝试,他们用中国人物形象来展现耶稣、玛利亚、若瑟圣家的圣善、祥和、幸福、简朴的生活;也有不少神长教友用书法艺术书写天主圣言,表达对天主的恭敬。今年9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在京举办了“同心同行,不忘初心———中国天主教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展”,各地两会组织主教、神父、修女和教友,积极创作,踊跃投稿。大家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用感恩的心,创作出一幅幅优秀作品,赞美歌颂伟大祖国,弘扬时代主旋律,讴歌伟大的新时代。这次展览很成功,是中国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具体行动。
(作者系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秘书处主任)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书法 艺术 中国 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