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付家村成“富”家村 陇南深度贫困村迎来美丽蜕变
“付仓明!2000元。”“张成满!1600元。”“袁改生!2400元。”伴随着一声声吆喝,大红绒布盖着的分红台上,一沓一沓钞票被递到了村民手中。这是发生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付家村产业分红大会上的一幕。
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宕昌,付家村曾是出了名的深度贫困村。人均耕地0.95亩,全村90户403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6户26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64.5%。
“山地贫瘠、耕地少,种庄稼收成低,养活不了人。”当了20年村支书的仇平义说,多少年来,为了生计,村民纷纷外出打工,由于种种原因被“捆绑”在村里的人,则“认命”过着苦日子。直到2017年,陇南市政府办公室干部来到了付家村,村里才变了样。
被选派为第一书记的蒙亚龙还清楚地记得刚到村时的场景:村民一边打量着他,一边小声嘀咕,“这上头来的年轻人真会帮咱?”“咱这么穷,就派一个干部能起作用?”“人家怕待段时间就走了!”
“来了,就是接受群众考验的!”看着眼前的深度贫困景象,听着群众不时传来的质疑声,蒙亚龙暗下决心,“扎下来,让党和国家的富民好政策真正落到付家村”。从此,村民的大事小事,都成了帮扶队自己的事。两年多时间里,蒙亚龙和同事扎在村头,深入农户和大伙儿一起谋出路、想办法。
山区道路不畅,村民长期“望路兴叹”。陇南市政府办公室多方筹措资金寻找支持,拓宽硬化了付家村的通村公路、村内巷道。如今,村民一出门,一条水泥路就通到县城,出行不再是难题。
针对吃水、用电难,文化生活没场地的困难,帮扶队积极协调,接通了自来水,更换了供配电线路,安装了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还修建了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对于群众住房条件差的实际,帮扶队和村“两委”一起努力,通过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对71户群众住房进行了安全改建。
基本生活条件在改善,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更是帮扶队必须要啃的硬骨头。在广泛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大家决定充分做好“靠山吃山”的文章,向土特产要效益。
村里确定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农民收益。2018年4月,付家村蔬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流转土地60亩,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40座,发展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产业。目前,合作社种植香菇20万袋,已生产香菇6万公斤,销售收入60万元。
“除了直接的产业收益,合作社还吸纳大量贫困劳动力,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兼任蔬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的仇平义说,通过合作社,村民可以参股分红,还有劳务收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在立足农业找准主导产业的同时,付家村积极拓展其他产业。两年来,村里成立了手套加工扶贫车间,一批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打上了工。中药材、养蜂等产业也在兴起,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悄然涌现。
看到家乡发展的新天地,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来了。为了给返乡村民找到合适的致富路,村里趁热打铁成立了劳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提供就业信息,组织劳动力就近从事房屋建筑、打坝、筑路等工作。去年,合作社累计发放工资68万元,给参股群众户均分红2000元。
付孔飞就是最先回来的年轻人之一。过去他在新疆、内蒙的建筑工地上做小工,一年挣3万多元,可一到春节回家,就被两个年幼的女儿当成陌生人。现在,在家门口务工,他的收入不仅增加了,还能按时接送女儿上下学。
这几年,付孔飞亲眼看着付家村一天天在改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富”家村。村支书仇平义也觉得,“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都变成了现实”。
在村民分红这一天,陇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景瑜也来到了村里,给大家加油打气,“团结一心拔穷根,我们干部群众一起努力,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王豪 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付家村成“富”家村 陇南深度贫困村迎来美丽蜕变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