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中国最北的脱贫故事
本报记者 董新英 来玉良 高明
冬季,听雪落下的声音。
冬季,听一个村的脱贫故事。
漠河县北极镇北红村是个贫困村,从地理坐标上看,它是中国最北贫困村。北红村昔日的名字是“大草甸子”,这里距离漠河市130公里,距离北极镇118公里。2018年年底,北红村实现一户不落整村脱贫。这里的冷是特点,也成为资源。小村以雪为媒,搭上旅游快车,一家一户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村貌焕新颜,民宿体验日渐成熟,更有未来可期的美好图景。
贫困户借“游”开民宿
不同于大多数的东北村落,北红村常住户146户中46户村民是俄罗斯族,因此这个村是个民族村,村里的多处民房仍保留着俄式建筑风格,这也成为旅游一景。
北红村常住户146户,常住人口366人,党员21名,其中建档立卡户49户94人。神州北极漠河早已是旅游胜地,但北红村吃上旅游这碗饭并不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民兴说,2013年村里才零星有开民宿接待游客的,他家算是第一批,这几年新开的民宿已成气候。
随着北红村村容村貌改善,村民思维也开阔了。如今,北红村经营家庭宾馆的有70户,村里开了4家超市、5家山特产品店;有46户“玩”上了马拉爬犁;有20户购置了捕鱼船只,申请到了经营许可。脱贫户李桂英去年开始经营家庭旅馆,收入5万多元。记者来到她家,看到家里有4铺大炕、2个标间,干净整洁,墙上还有游客留言。“我家以前是30多平方米的一座小土房,住了30多年,孩子9岁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糖尿病,治病花钱,一直没有条件盖新房。”记者了解到,2017年漠河市财政局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到北红村,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她家申请贷款,发展产业,才盖了新房,2018年开了家庭旅馆。今年夏天李桂英上山采山赚了近两万元,这个冬天她准备去村里开的俄式简餐餐厅务工。
工作队长周广新说,工作队把李桂英家的老房子改造成了俄式简餐餐厅,帮助聘请了专家级的厨师长给村民做专业培训,62名村民参加了培训。为了让贫困户参与到旅游业中增加收入,工作队还帮助脱贫户沈士君家打造观光大菜窖,菜窖里安装了升降梯,供游客参观。
北红村发展旅游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游客在漠河九曲十八弯景区游览后,会选择到北红村住宿。冬季,北红村的民宿一日比一日客满。现在,北红村将亮化工程跟进,部分村民家实现了厕所革命。村道上的指示牌是俄罗斯套娃,村里有了邮局、俄式简餐、面包坊、酒吧,小村的夜晚不但亮起来了,也热闹了起来。
村里有份“用工档案”
如何让贫困户都嫁接到产业项目中去?北红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想办法,既要增加村集体收入,又要让贫困人群腰包鼓起来。
周广新说,现在北红村发展起猪场和养蜂两个项目。2017年,经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开办猪场饲养白猪101头;去年9月份,又改建510平方米猪舍一栋,新建642平方米猪舍一栋,购进森林猪315头。由村致富带头人张福顺负责代养,并制定北红村笨猪代养扶贫项目收益分配办法,年底每户建档立卡户平均增收1300余元。在漠河市设立了北红生鲜猪肉销售店,可为全村49户建档立卡户分红12万元。养蜂产业让村集体每年增加5万元收益。
除了产业项目对贫困户增收全覆盖,49户贫困户务工也实现全覆盖。北红村文书周克贞将务工用工档案展示给记者看。脱贫户刘桂英是个勤快人,在这份用工档案里,10月份她出了10个半工。刘桂英今年61岁,儿女都成家了,老伴去世了,自从在村里务工,觉得生活更丰富了,栽树、浇花、打扫卫生,心情高兴干活也不觉得累。前段时间村里派她到外地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让她开了眼界。在这份用工档案里,每个月每人务工的时长都有记载,打扫卫生、清雪、清路边沟、栽树,这些村里的活儿大家一起干。周广新说,年底就要给村民算工钱了,村集体收入是村民务工收益的保障。
最北村庄里的“初心夜校”
晚上7时至8时,是北红村“初心夜校”的培训时间。周广新说,工作队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在村委会会议室开办“初心夜校”。通过学习,让党员们意识到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的重要性。通过查摆问题,制定立行立改的措施,解民忧。
在开展主题教育期间,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学前儿童安排上学,为脱贫户送温暖,为发展民宿的村民协调亮化工程,组织成立了北红村村民舞蹈队。他们联系漠河市文体局为北红村村民舞蹈队设计了独具俄罗斯风情的舞蹈,为群众开辟旅游新阵地。为了加强党支部建设,让农村党员队伍年轻化,北红村党支部积极联系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和年轻人,逐渐把他们吸收到党组织中来。经营“老刘客栈”的刘彦龙已经成为预备党员。
北红村驻村工作队将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力争通过发展旅游带动村里经济产业发展。修建排水沟,夹板障子、绿化植树、硬化村内道路,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为了让旅游提档升级,工作队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北红村所有街道安装了路灯,在村委会门口打造休闲广场。
今年,工作队打造的230平方米的民宿装修完成,这个冬天开门纳客。这间民宿有5个房间,在装修风格上吸收了不少俄罗斯元素,装修也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正在尝试用光伏发电来支撑民宿用电,到时候算一笔账,看看哪种方式更节约成本,也算给村民引引路。”
周广新说,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北红村这几年逐渐有了村集体积累。2018年,北红村人均收入26000元。接下来,工作队将把村里已建成的简餐餐厅、酒吧、洗衣房一起打包承包给有能力经营的村民,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积累40万元。
让最北村庄焕发出旅游新活力,让村民鼓起钱袋子,最北贫困村北红村脱贫之后,正依托美景打造美名。
关键词:中国最北的脱贫故事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