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图说新闻 图说新闻
从“农把式”到“陶艺师”——黑土地上老农民的转型路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2日电(唐铁富)富饶的黑土地,不仅能长“大豆、高粱”,还盛产陶瓷的“根”——高岭土。眼下在黑龙江省依安县,陶瓷产业让许多农民转型成为“陶艺师”。
走进黑龙江省辽金源陶瓷有限公司陶艺工作室,白银杰和妻子徐明娟相对而坐,室内摆放着工具、模具和待烧的半成品,虽说是“二人世界”,但他们很少说话,认认真真地做每一个步骤。“做紫砂壶是个细活儿,需要专心,非常考验耐力。”白银杰放下手中的紫砂壶对记者说。

白银杰(左)和妻子徐明娟在工作室做紫砂壶(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冬 摄
白银杰和徐明娟是依安县太东乡巨宝村农民,两人都52岁。就在四年前,两口子都还是地地道道的“农把式”,“面朝黑土背朝天”,陶瓷艺术、紫砂壶等压根儿就没在老两口的生活中出现过。
四年前的依安县也没有艺术陶瓷,高岭土用来生产简单的大缸和坛子,虽然产量多,但效益差。“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浪费了资源。”依安县委办主任王玉国说。

白银杰在制作紫砂壶(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冬 摄
2015年,依安县为发展陶瓷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聘请江苏宜兴的陶艺大师,在依安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组织了免费陶艺培训。这给了白银杰一个圆梦的机会。
白银杰学过素描和国画,冬闲时搞点文艺创作,剪窗花、写春联、做雪雕、做木雕,他有一定的艺术基础,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从事艺术工作。“老伴儿做手工,我给他打下手,也渐渐喜欢上了艺术创作。”徐明娟说,得知县里组织陶艺培训,能学自己喜欢的东西还管吃管住,我拉着老伴儿就上学去了。

徐明娟在制作紫砂壶底座(12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冬 摄
现在老两口已经是黑龙江省辽金源陶瓷有限公司的“大师”,也是黑龙江省首届陶艺大师,每人每月有近5000元的收入,他们很知足。
“比种地强多了,精神、物质双丰收。”徐明娟说,“我俩以后想开一个自己的工作室。”虽年逾半百,但老两口说到这里却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12月18日拍摄的工作室的半成品。 新华社记者 梁冬 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依安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艺陶瓷产业成为当地主打产业,精美的高附加值工艺陶瓷取代了廉价“大缸”,持续拉动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在黑龙江省依安县还有许多像白银杰、徐明娟这样的农民创业者,他们怀揣着干事创业的艺术理想,加入了工艺陶瓷产业。依安县现有陶瓷生产及配套企业12家,陶瓷产品覆盖工艺美术陶瓷、特种陶瓷、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等各领域,陶瓷相关产业现已带动4000余人就业,包括2200余名农民,从陶艺师到陶瓷产业工人,各类工作都有农民“转型”的身影。
关键词:从“农把式”到“陶艺师”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