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精准要闻 精准要闻
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记者 潘文静
砥砺奋斗新时代,拼搏竞进奔小康。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即将在最后的冲刺中成为现实。
“一鼓作气、乘势而上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吹响全省脱贫攻坚决战冲锋号。报告提出,要“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收官之年,如何补齐脱贫攻坚短板?怎样攻克贫困最后堡垒?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扩大稳定脱贫成果?今年全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就此进行了热议。
补短板,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医疗有保障,看病有底气”——在我省,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有了这样的切身感受。
前不久,唐县黄石口乡岳家台村张菊子的婆婆在县医院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受益于我省实行的“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患者只支付了自费的一小部分医疗费用。去年以来,我省扎实推进健康扶贫,不让“病根”变“穷根”,232.6万名贫困群众全部参保。
“这是我省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生动实践。”省政协委员、省扶贫办主任李志刚表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我省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巩固“两不愁”基础上,着力做好“三保障”工作。
据李志刚委员介绍,截至2019年11月30日,我省排查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今年,我省将建立“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监测预警和排查处置长效机制,对新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动态清零。
“只有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让每个农村孩子通过接受优质教育改变人生、改变家庭,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省人大代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裴红霞一直关注并投身于教育扶贫。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城乡校际结对帮扶共同体模式,结对帮扶山区县的12所义务教育中小学,在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裴红霞代表建议,要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学校的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建立长期性、有目标、全方位的城乡校际结对帮扶共同体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远程同步、双师课堂等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素质能力,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学校的育人质量。
当前,我省剩余3.4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短板。
李志刚委员表示,过去一年,全省共减贫36.6万人,剩余144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剩余13个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全部降到2%以下,超额完成年度减贫任务。今年,我省将综合施策,对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确保剩余3.4万贫困人口上半年全部达到脱贫条件,集中兵力打好贫困歼灭战。
在我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尚义县,聚焦1048名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工作正在扎实推进。省人大代表、尚义县县长徐进海表示,县里的剩余贫困人口大部分是残疾人、孤寡老人。对此,县里坚持“保障基本、兜住底线”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低保保障、特困供养,织密扎牢社保“安全网”。
增动力,深化产业就业科技扶贫、易地扶贫搬迁
1月7日18时许,河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一场集体采访活动,主题就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推动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是记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代表们纷纷表示,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深化产业、就业、科技扶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过去一年,我省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升,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5.3万个,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28.33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891个,建立农业创新驿站81个。
李志刚委员表示,今年我省将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指导贫困县每县培育1—3个特色农业扶贫主导产业,推动产业扶贫项目长期有效。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持续推进劳务扶贫协作,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家政扶贫。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发扬李保国精神,上半年建设农业创新驿站达到160个、选派科技特派员1000人。
“十三五”30.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提前完成,是我省在2019年啃下的脱贫攻坚“硬骨头”。
“‘搬得出’已经完成,能否实现后续的‘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工作目标,决定着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成色。”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党晓龙说。
党晓龙代表表示,我省今年要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继续加快完善安置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建设。对未建成的配套园区或项目,加快设计施工,尽早建成发挥效益。同时,全面完成1073个“空心村”治理任务,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在脱贫攻坚战中,我省推进“千企帮千村”行动,激发出社会帮扶力量。去年,全省动员1万余家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1.64万个行政村,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
带动临城县种植薄皮核桃近26万亩,惠及138个村、1万多户农户;在16个村建立核桃仁剥仁加工车间,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这是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多年来助力脱贫攻坚的成果。
“让贫困群众有活干、有钱挣。”省人大代表、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胜福表示,绿岭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培植扶贫产业、提供就业岗位、畅通销售渠道、创新公益服务方式上下功夫,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固成效,建立健全防贫常态长效机制
精准脱贫还要精准防贫,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在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魏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魏县在2017年10月推出国内首款商业防贫保险,至今,全县再也没有新增一户返贫致贫家庭。
精准防贫是2019年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亮点。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围绕脱贫抓质量、防贫抓机制、后续抓巩固,出台了具体政策措施。
“今年,我省将推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落地落实,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李志刚委员表示,我省将严格落实《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对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和非持续稳定脱贫户进行动态监测,强化分类施策,全面推行防贫保险,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保障。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李志刚委员介绍,对于摘帽的贫困县,我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和攻坚力度,稳定扶贫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帮扶力量,严防松劲懈怠。
在省人大代表、魏县县长樊中青看来,防止返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樊中青代表表示,魏县将做好“简、扩、加”三篇文章,确保不新增一例返贫致贫对象。简,就是进一步拓宽防贫对象申办窗口、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扩,就是持续加大精准防贫工作机制宣传力度,扩大困难群众防致贫、防返贫保障面。加,就是把产业扶贫也加入到防贫机制建设当中,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
“精准防贫也要分类施策,要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继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如期稳定脱贫;对已经脱贫的,要巩固成果,防止返贫。”徐进海代表表示。
他还建议,对低保人口持续关注和精准帮扶,防止因低保线和贫困线调整,使低保人口和边缘人口变成贫困人口。对非稳定脱贫户、非建档立卡低保户和边缘户,通过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社会救助等方式,多措并举增加收入。对大病、慢性病贫困人口实行清单管理,切实解决大额刚性支出家庭的实际困难。
关键词: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