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一个朝鲜族脱贫村的致富“新潮流”
新华社长春1月14日电题:一个朝鲜族脱贫村的致富“新潮流”
新华社记者金津秀
腊月里的东北大雪封山,还没到小年,明东村的村民们早早置办起了年货。家家户户炊烟升起,为这座朝鲜族小村庄增添了浓浓年味儿。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智新镇明东村是该市重点贫困村,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35.5%。
从市区出发,记者乘车沿平坦宽阔的柏油路,不到20分钟就进了村。五六年前,这里只有崎岖土路,赶上雨雪天气,出趟门费尽周折。
每次村里开大会,是村书记刘元东最头疼的时候。20世纪90年代,村里还没普及电话,有事要挨家挨户走访告知。“天不亮出门,骑自行车去各个屯,一上午耗在路上了。”刘元东说。
2016年1月,村里来了个省城下派的“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新官上任,入村考察后,“第一把火”就是修路。
重新翻修村里通往市区的公路,新建村里的水泥路,打沟渠、架桥梁…… 村民说,村子有了“骨架子”,村路户户通,出门不用穿靴子了。
接着,全村危房改建。草泥房全部换成砖瓦房;打深水井,改造引水管线,保障饮用水安全;新建3700米石砌围墙,古色古香还原朝鲜族村宅特色;立路灯,造绿化带提升村容村貌;扩建休闲广场、停车场打造现代化新农村……
渐渐地,村民们和“第一书记”韩宝宁熟悉起来,知道他是从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下派驻村,来帮村里脱贫致富的。
村民有了“主心骨”,大家跟着“第一书记”承包扶贫牛、入股米酒厂、种日光大棚蔬菜……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明东村的信心越来越足。
“村民们一直希望把家乡好好宣传出去。”刘元东说。
明东村是中国朝鲜族爱国诗人尹东柱故居所在地,被誉为“朝鲜族教育发祥地”的明东学校遗址也坐落于此。浓厚的文化氛围一直是明东人的骄傲。
路通了,房子新了,村子美了,明东村也走上了旅游兴村的路。
81岁的村民南基学说,过去每户只有4亩地,日子过得紧巴巴,村里有个开砖厂的“万元户”,全村人都羡慕至极。
为填补生计,南基学曾拖着60多岁的身子外出打工,遭了不少罪,落了一身病回来。没想到,现在好日子也找上门了,贫困户不仅有保障金兜底,可以领扶贫项目分红,还能腾出一间屋子“投资民宿”。
2018年,村里举办“明东端午文化旅游节”,一下子涌进4万多名游客,民宿爆满,人们还在广场搭起了帐篷。那一年,全村旅游收入从2016年的24.6万元增至50.6万元,村集体收入也从10.6万增至44.6万,村民们纷纷感叹,这回路走对了。
去年4月,龙井市正式“摘帽”,可“第一书记”韩宝宁说,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时尚的咖啡馆、纪念品商超开了张;村里新盖了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投入6座修葺一新的百年老宅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东西部协作高端旅游项目落户明东村,韩宝宁说,预计2020年村集体收入超过百万元……
这些天,南基学坐在烧得热乎乎的朝鲜族大炕上,心里盘算着开春再干点啥。他说,村民们发家致富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跟着村集体投资产业成了新潮流。
“从人人万元户到家家有产业,越过越有盼头了咯!”南基学笑着说。
关键词:一个朝鲜族脱贫村的致富“新潮流”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