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万众一心战疫必胜>委员在疫线 委员在疫线

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海英:不负宁波“大爱”

2020年02月06日 19:07 | 作者: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吕飞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宁波2月6日电(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吕飞)1月26日晚,宁波民进会员、宁波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海英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买不到口罩”的焦急笼罩着她,与她一起的还有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宁波晚报记者和志愿者们。大家的心都是一样的,兑现市慈善总会联合宁波晚报为抗击疫情发起的“一起捐”活动承诺,将20万元善款用于为宁波一线医务工作者购买口罩。

接了无数个电话,建了好几个群,陈海英意识到,这项任务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艰巨。那几天,陈海英至少和300多个厂商和供货商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过,有几次几乎已经成了,结果却就是再等等。2月2日晚,在朋友、记者、志愿者的帮忙下,在一轮轮夜以继日地对接确认、讨价还价后,第一批1.8万只口罩终于到了市慈善总会。次日上午,经鉴定合格,所有口罩被发到了各大医院。

宁波1

“每一次有医用物资的消息放出来,我的心就会狂跳几下,”陈海英笑着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感动、最焦虑、最忙碌的时期。”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升级,自除夕夜以来,陈海英就一直忙着解答、联系、落实各类捐赠事宜。宁波抗疫前线物资告急?她主动与一把手领导说明当下接受捐款捐物的必要性,并积极与10个区县市慈善总会联系沟通,同时还主动向大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劝募,商讨资金用途。为了让“做好事”者有更好的“体验”,陈海英组织工作人员不断完善慈善总会网站及各个募捐通道,还一有空就亲自去试一试各个捐赠平台。发现网页打开慢了、电子捐赠证书补取不方便等问题,她都要求工作团队及时跟进,尽量满足捐赠人意愿,让市民的爱心都能被汇聚、被记录。“慈善组织是为‘做好事’提供服务的平台,”陈海英说:“对捐赠人的服务做好了,他们会发现,原来捐款不止是付出,还可以得到服务和肯定。这样才能为未来的慈善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也正是在这样的群众基础上,宁波的爱心募捐一呼百应。太平鸟集团28日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捐款1000万元;轿辰集团捐款50万,董事长汪剑君又自己拿出25万去筹集医用物资,还发动身边的人;更多的是一些普通市民,他们中有面临困难的中小企业主,有宁波各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有的以各种协会或小区名义参与捐款,还有的默默隐去名字,只留下一句话:“加油!”“春天快来了!” 

截至2月6日16时,宁波市慈善总会已接受捐款5469.49万。善款汇聚而来,又会流向何处?面对公众的关心,做了20多年慈善工作的陈海英深知,公开透明是慈善组织的生命力,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献出爱心的人,失去最初珍贵的信任。因此,从1月29日开始陈海英就带领工作团队在宁波市慈善总会官网上公布捐赠及支出情况,并要求做到一天两次更新。为使善款使用科学高效,陈海英又组建了义工找货团,加班加点咨询整理各类来自海外的医疗用品信息,报经专业人士确认后,组织购买。截至2月6日下午4点,宁波市慈善总会已使用984.09万元为相关单位购买了4辆负压救护车、2台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以及11.8万只口罩等相关医疗物品。另外还有2680万元的资金使用计划,需要陈海英带领工作团队去联合相关部门和爱心人士去完成医疗物资的集结。

“宁波一直是个崇德向善的爱心城市。在如此繁重严峻的疫情当前,我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爱心脉动。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指导下,在每一份善意的努力下,春天终将到来。”陈海英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