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万众一心战疫必胜>委员在疫线 委员在疫线
“再累再难,我相信一定会战胜疫情!”
——河南洛阳市政协委员李海燕的防疫日记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猝不及防。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许多人无惧艰险、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坚守在防疫的第一线,成为抗击疫情的“逆行者”。
守好疫情第一道防线
“这个春节太特殊了,疫情当前匹夫有责。”河南省洛阳市政协常委,老城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李海燕的“防疫”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1月26日,庚子年正月初二,上午接到区委办的紧急会议: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严峻,所有人立即下沉一线,到分包办事处、社区参与抗疫。
1月28日,抗疫第3天,我分在了东北隅办事处得治安街社区,社区不大,有16个小区,三个主要路口。八千多位居民,每一个人都要询问、登记、跟踪管理;120多栋楼每天都要消杀、打扫、清理垃圾······
1月29日,抗疫第4天,我和丈夫都义无反顾投身其中,在社区忙了一天,真累。
疫情发生以来,李海燕同多数社区干部、志愿者一道,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始终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没有退缩,她用行动践行着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担当的情怀。
答好家风建设必答题
在今年的市纪委全会上,市委书记李亚同志连续四年对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作出部署,布置了“如何持续深化家风建设”这道“必答题”。
答好家风建设必答题,李海燕有着自己的想法。正月初二的晚上,李海燕参加完区里的会议回到家中,一家人坐在一起,她讲述了当前疫情发生的现状,并语重心长地给孩子讲了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人生路上,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我们都会遇到。境随人心,越是艰难困苦之时,越是欢乐大喜之时,拥有坚强与乐观,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听完后,17岁的儿子渐渐懂得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第二天,儿子就要求报名参加志愿者,因年龄不满18周岁而被拒绝,就把过年攒的1000元压岁钱捐给了疫情一线,助力抗疫。
“特殊时期,不能让他只会学习,做高分低能,更不能不懂道义,做纸上谈兵。家风正是为了实践,给他做人做事的准则。”李海燕欣慰在日记中写道。
力之所及尽我所能
“我希望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这次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李海燕说,新冠肺炎每天迅速增加的疑似感染人数,冲击着刺痛着每个人的心。没有前车,没有现成的制度可循。这个现象必须改变。说干就干,李海燕拿起笔开始着手写社情民意、调查报告、政协提案,希望能有些帮助。
在这场战“疫”中,没有人是局外人。作为区工商联主席的李海燕想的最多是呼吁更多的企业家发扬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投身到抗击疫情阻击战中,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很快,省级非遗杨氏沙圆膏方传承人百国文,用卡车拉来了33件16500贴膏药,价值39万余元;张波卤肉公司董事长张朝波送来了300顶帽子,价值12000元;区政协委员、现代禽业公司董事长任励,捐了300箱鸡蛋,价值15000元;几乎每天在区工商联的公共账户上都会收到捐款,5000元到2000元不等.....
企业家的善举让李海燕频频泪目!她想,中国人,中国制度优势不正是如此吗?像一棵棵根须相连的大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集中力量办大事!“疫情,危情。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美好,所以我们必须拥有足够的坚强去面对每一次的天灾人祸。正所谓,你所感受到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李海燕在日记上写道。
编辑:杨岚
关键词:疫情 李海燕 再累再难,我相信一定会战胜疫情! 社区 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