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画好同心圆 建功新时代—议政江苏>活动 活动
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3+X”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2020年,南京市进入城乡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期,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切实做好垃圾分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4月28日上午,“绿色发展 美丽兴隆”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大家谈暨建邺区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工作发布会在建邺区兴隆街道办事处举行,会议邀请到南京市及建邺区城市建设管理局的相关领导、专家、建邺区公众委员、社区书记、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就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进行了座谈。
自2017年以来,兴隆街道全面落实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南京市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2017-2020)》,现已完成48个小区、52个(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全覆盖。街道居民生活物品分拣贮存(资源回收)中心、机关食堂小型餐厨余处理机、坤晨新安农贸市场果蔬处理机全时段运行,分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垃圾分类宣教馆,成为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重要窗口。
作为河西新城区的兴隆街道,积极发挥新城优势,多措并举,建立“3+X”垃圾分类机制模式,切实深入推动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工作。一是宣传教育机制,培养居民从“不习惯”到“应该分”的转变。完善街道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功能,打造建邺特色示范基地;利用电子显示屏、小区公示栏、小区业主微信群等有效载体,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提高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广场互动及教育培训活动,让更多社会群体了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发挥小区楼栋长、退休党员干部等作用,通过邻里信任和威望,融入居民家中,达到垃圾分类宣传家喻户晓;二是跟踪指导机制,引导居民从“随手扔”到“定点投”的转变。组建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手把手操作,指导居民按标准分类,按要求定时、定点投放;建立以物业公司、居民代表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关注和服务特殊群体。三是激励奖惩机制。强化居民从“违受罚”到“行可奖”的转变。实施垃圾分类智能化积分兑换政策,应用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手段,量化居民垃圾分类数据,鼓励居民通过积分等方式,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先进家庭评比,对参与率、分类准确率高的居民户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以出台后的《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管理依据,加强违规者的处罚,实现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治理格局。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