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下洼子村游出“致富鱼”
朝鲜族特色民居依山而立,清澈河流穿村而过……珲春市密江乡下洼子村冷水鱼养殖基地里,鱼儿追逐嬉戏、欢快成长。冷水鱼项目作为脱贫攻坚的一个亮点,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
“冷水鱼对水质要求特别高,得天独厚的水资源,给下洼子村养殖冷水鱼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密江乡党委书记金吉范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珲春市密江乡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多举措、多渠道筹措资金,打造了多个富有特色的产业项目,总投资378万元的下洼子村冷水鱼产业项目就是其中之一。项目坐落在青山绿水间,2017年正式投产,养殖红点鲑、撑子鱼、大西洋鲑等,不仅为下洼子村贫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改变了村民靠天吃饭的收入模式,更帮助下洼子村摘掉了“穷帽子”。
产业的成型、项目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下洼子村第一书记李君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该村便明确了发展冷水鱼养殖目标并着手实施,但因资金问题,项目进展缓慢。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密江乡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17年,该项目具备了投产条件。但项目投产之初,收入并不乐观。村民们缺乏养殖经验和专业养殖技术,更不懂如何宣传推广,无法打开销路。
为解决这一问题,下洼子村积极转变思路,村干部、驻村干部带头到其他地区参观学习养殖经验,邀请延边州和珲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技术专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养殖指导。他们利用微信等方式大力推介冷水鱼,通过走访酒店等经营场所,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春节前后,冷水鱼销售量激增,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销售了5000余斤,销售额达15万元。同时,在包保单位延边州委政法委的帮助下,同年9月,下洼子山泉鱼直营店在延吉市中心商圈试营业,仅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便销售了400余斤。随着销路的打开,经常有人开车专程来买鱼,今年受疫情影响,来村里买鱼的人少了,但是接到了珲春市内多家酒店购买冷水三文鱼的订单。(本报记者 王法权 张琰)
关键词:下洼子村游出“致富鱼”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