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双向发力的天津实践>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关于我市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的对策建议

——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李敏强

2020年05月24日 16:2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构成的多边市场形态和商务模式,也是数字经济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8号),明确了“互联网平台经济是生产力新的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动能”。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发改高技〔2020〕552号),鼓励制造型企业开展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加工、物流售后等核心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我市平台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发展势头良好。典型平台企业有麒麟软件有限公司、零氪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京东跨境电商等企业。2018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天津市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津政办发〔2018〕9号),《天津市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津政发〔2018〕12号)等文件,对我市平台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方针和政策保障。

在全国范围内与其它省市相比,我市平台经济总体特点和存在的主要不足如下:

(1)我市平台经济规模较小、平台企业数量偏少,尤其是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相比,缺乏龙头平台企业,对落实“一基地三区”战略定位和优化产业链结构方面的促进作用发挥不够。

(2)我市企业平台化运营的理念还比较薄弱。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较少从战略层面考虑和采纳技术平台化、产品平台化、服务平台化等业态形式。

(3)我市范围内为企业平台化转型提供技术和服务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偏少,尤其是能够支撑“企业到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共享资源运营的生产性服务提供商少。

主要举措建议如下:

(1)鼓励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平台化转型,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培育典型领域的平台化产业生态。首先是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考虑实施产品与技术平台化,降低平台生态系统开发资源投入,促进平台市场多边化和需求多样化。比如,我市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其无人机平台通过开放系统接口,允许第三方产品和应用系统接入,将可创造显著的平台化效应和跨界产业链。其次是聚焦行业细分领域,建设垂直型“企业到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比如,我市已建成的中国大宗商城、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等电子商务平台,可进一步拓展为网上交易、金融服务、物流管理、跨境贸易、商情分析等多功能一体化、开放式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是生产性服务平台化,建设开放兼容并具备整合能力的服务平台,打造面向生产性服务的资源共享模式。比如,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通过引进第三方“软件即服务”提供商,拓展面向企业上云和生产性服务需求的云计算市场。

(2)在招商引资中择优引进平台企业,并围绕开放式平台组团引进第三方厂商,创造多边平台网络效应,逐渐形成平台化产业链。比如,在我市成功引进麒麟软件之后,围绕着麒麟软件技术平台化运营,构建软件产业链和企业集群,争取打造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3)培育和引进信息产品和服务平台,强化信息消费和数字经济建设。信息产品和服务包括可数字化存储、传输、使用或消费的信息内容产品与信息服务,包括软件、著作、游戏、视听及其他网络信息,以及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服务。2013年以来,国务院已多次印发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32号,国发〔2017〕40号)。按照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2%。因此,围绕着生活类信息消费、公共服务类信息消费、行业类信息消费和新型信息产品消费,我市应重点培育和引进信息产品和服务平台企业,使信息消费相关产业成为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点。

编辑:王亦凡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