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宁夏政协副主席张守志建议,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张守志委员认为,既有的基层治理机制、体制和路径难以适应社会转型的治理要求,基层治理“社会化”已经成为趋势。
立足于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张守志委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改革,推进基层执政理念由“大包大揽”向“协商共治”转变。加快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立法,明确政府行政权与基层自治权职权边界,构建立意良善、权责明晰、预期稳定的社会治理良性互动体制机制。理顺乡镇、街道与村、居委会的职能职责关系,建立责任清单和社区权利清单,赋予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切实的性质和功能。二是激发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和培育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效应。明确法律和制度依据,营造社会组织发育、发展和体现社会价值的空间。 三是引导培育协商意识和公共博弈与选择的社会氛围,奠定协商民主的认同基础。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市(县)政协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围绕基层社会民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引导培育协商意识,构建协商政治的社会基础,发挥应有的制度功效。”张守志委员建议建立便捷有效的委员社情民意反映的“直通车”机制,探索委员设立基层工作室的模式,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