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徐艳红) 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水安全、生物安全等受到威胁,不确定性将进一步趋多趋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建议,要高度重视我国未来气候风险,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朱定真指出,全球变暖是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由于我国气候变化敏感区和自然灾害脆弱区高度重合,短期看,过去缺水的我国西北地区已经出现降水增多趋势,它意味着当地将会面临承载不了的自然灾害侵扰,因为在西北地区现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下,当地20毫米降水即会成灾(如冲毁道路、房屋垮塌)。
朱定真建议,要高度重视我国未来气候风险,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强支持全球气候模式研究,提升我国在未来气候演变预估方面的科技能力。有关部门要立足未来30年左右气候变化可能风险的富余量,筹划城市规划、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风险区移民新村选址新布局等,提高全社会抗击气候风险的韧性。开展灾害风险高发区、连片贫困区、国家重大战略区等防灾减灾应用示范、技术推广,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适时启动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调查,摸清家底、有的放矢。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