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周平委员:少用"洋名"命名本土物种

2020年05月26日 20:14| 作者: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王菡娟)普氏原羚,是生活在青海的一种濒危野生动物,“这个名字总让人误以为是外来物种,其实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华对角羚’。”全国政协委员张周平介绍。

“根据物种命名规则,我国西部地区的许多动物物种均以发现者——沙俄时代职业情报军官普热瓦尔斯基的姓氏命名,‘普氏野马’‘普氏原羚’等动物名称多达几十种。”张周平发现,在大量科技文献和新闻报道中,“普氏”这一名称比比皆是。

普热瓦尔斯基曾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四次进入中国开展殖民主义探险活动,大量射杀珍稀野生动物、大肆屠杀中国人,积极为沙皇俄国瓜分中国出谋划策。“不只是‘普氏’系列,中国有记录的鸟类达1400种以上,这些鸟类几乎全是‘洋名’,中国人自己首先发现和命名的仅有3种。‘洋名泛滥’让人误以为国外引进物种而非中国本土特有。”张周平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本土物种的保护和传承。这其中,生物物种的传承和保护重要性日益凸显。应大力宣传和推广本土物种名称,坚守文化定力,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弘扬民族精神。”张周平表示。为此,他建议,对我国境内野生物种进行摸底,并在物种命名和称呼使用上要做到科学严谨,避免和杜绝使用“洋名”来称呼和命名本土物种;尤其应清理和纠正殖民主义色彩浓厚的物种名称。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