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徐金玉)提到供港食品安全时,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吴换炎告诉记者: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以生猪及其产品异地调运、餐厨剩余物喂猪和人员车辆携带病毒传播为主,分别占16.3%、42.9%和40.8%,而涉及人员、车辆、活猪异地传播高达57.1%,据统计我国70%的动物疫情远距离传播是由跨省调运引起的。
“可以说,新时期,特别是非洲猪瘟等疫病形势下,活猪跨省运输全面限制,对现行供港模式提出了挑战。为此,我建议,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以冷鲜肉替代活畜确保供港食品安全。”吴换炎说。
多年来,基于对香港同胞的饮食习惯、口感需求以及满足市场供应的照顾,目前仍以活畜跨省调运中转供港,但当前供港活畜中转存在诸多“短板”。如:供港活畜中转仓于1987年投入使用至今,周边密布居民小区、学校、写字楼、轨道交通枢纽等人群集聚区。活畜来源于湖南、江西、湖北、四川、广东等地,跨省运输、城市中心地段中转,疫情暴发风险极大,管理和防控难度极高。
为此,吴换炎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由商务部牵头,农业农村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配合,成立专门工作组,研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创新改革供港模式,争取1年内完成供港模式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两年内实现冷鲜肉供港,与国际接轨;二是优化通关模式。海关总署对供港生鲜食品提高通关效率,优化检验检疫和通关模式,确保供港肉品的食品安全和鲜活质量。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