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理委员:用感情做好返贫户监测和帮扶工作

2020年05月26日 22:22| 作者:毛立军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毛立军)“脱贫攻坚工作成绩卓著,但脱贫的任务仍然艰巨。特别是少数贫困人口脱贫后防止返贫的工作,要做实做细。”全国政协委员王树理建议,要继续认真做好返贫人口的监测帮扶工作,并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如何监测?王树理认为,要继续建档立卡,把载入档、卡的贫困户,分类厘清,让党员干部和富裕户上门认亲。“结亲”的过程就是监测返贫的过程,要怀着深厚的感情,手把手地教,心碰心地领,实打实地帮。监测返贫,重在精准,对容易返贫的户,要号准脉,找准病根,开对药方。

“对监测到的返贫户要特事特办,拿出优惠政策。”王树理说,监测贫困人口返贫,有些是可以预见的,有一些就不大容易预见。一般说来,已经建档立卡、并且实行了政府或社会兜底的,比较容易监控,而对于那些因病、因突发自然灾害而返贫的户,就比较难监测。为此,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工作,要有预警、有“救护车”、有手拉手献爱心的帮扶人、要有社会保险机制。对于没有入卡入档而突然变贫的户,要在第一时间就有人帮扶,让社会的关怀迅速进入最需帮助的户。监测机制是一个长期起作用的机制,这个机制必须全天候值班,不能有丝毫懈怠;同时,要有长期的准备,不能抓抓停停,更不能穷户随着领导变。要把预警监测作为考核干部的标准,跟踪监测。

王树理介绍了自己在山东德州庆云县工作的一段经历:“若干年前庆云县一户农民意外去世,抛下三个孤儿。我们采取县乡村三级书记一人帮扶一个孩子的办法,如今三个孤儿两个大学毕业,一个成了‘小老板’。这样的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我们的监测机制应当有这种功效。”

王树理还建议实行准备金制度。民政、扶贫办、保险公司、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都要有这样的准备。监测到返贫人口,要有预警,及时靠前做工作,防贫于未成。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