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圣委员:破解要素难题 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05月26日 23:27| 作者:张春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张春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约占全国半数的农村人口共享改革成果,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切要之举。当前,影响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的制约因素依然很多,而归根结底还在人、财、物这三个关键因素,必须从根本上加以破解,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实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郭文圣表示。

郭文圣建议:首先,盘活当地资源,打造造血功能。实施乡村振兴需要自身造血机制,才能真正强身健体。不要把乡村振兴等同于地产下乡,有些地方打着“观光农业+房地产”的旗号,名为商业模式创新,实为“挂羊头卖狗肉”,当作争取政府优惠政策的幌子。不少“观光农业综合体”等农村建设项目最后沦为开发商变相拿地的房地产项目。同时,不要把乡村振兴等同于上楼居住、大搞乡村搬迁撤并,强力实施"一刀切",要求农民由分散居住改为集中上楼居住,急于求成搞大拆大建。 

其次,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不要把乡村振兴等同于物质扶持。首先要打造一支过硬的村委领导班子,让他们的眼光、思路与政策和战略同步,使其能结合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从而指挥群众快步向前。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果支持过度集中在资金或物质上,就容易导致乡村振兴“重输血轻造血”的问题,依赖于短期高强度的外来资金注入或物质支持,只能解决乡村发展的一时需要,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乡村的振兴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全方位引导机制,通过法律法规及政策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积极改变发展方式,共同绘制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蓝图。 

第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不能低估文化建设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丰富载体,扩大影响,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项目建设;整合资源,培育特色,推动相关题材影视节目和文艺创作;引进人才、配齐队伍,为乡村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