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建议

对“一带一路”走出去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鼓励与支持

2020年05月28日 17:14| 作者:张春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5月28日电(记者张春莉)“‘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资源不足、产能过剩及市场容量等问题,具有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到国外发展同样具有难得的机会和独特的优势。”全国人大代表卢庆国说。

他表示,我国总体人多地少,人均可耕地资源短缺,南方多山,北方大部分地区受水资源短缺困扰,使有限的人均耕地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大打折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农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和部分可耕地轮流休耕、部分山地退耕还林等更加剧了农产品供求的矛盾。把14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一个沉重但又非常重要的话题。

“鼓励更多的企业尤其是有优势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利用好国外农业资源,对于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缓解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状况,保障农产品供应意义重大。”卢庆国代表充满信心地说,走出去前景广阔,但现实的重重困难也制约企业走出去的实际行动。企业走出去尤其是投资农业项目面临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现实,民营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缺乏海外经营经验的现状,面临国外投资政策性风险的考验等等困难。

为更好落实一带一路战略,鼓励支持更多农业企业走出去,卢庆国代表根据自己在海外投资农业项目的亲身体会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农业农村部针对农业企业走出去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具体支持鼓励政策,拿出专项中长期融资贷款额度支持;对于在国外购置土地、建设加工项目的给予连续五年财政贴息或一定比例投资的财政资金支持。

其二,建立完善对走出去民营农业企业投资保护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的人员及财产,国家设立海外投资信用保险免费实行保险,降低“走出去”的民营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尤其是政治等风险。

其三,设立走出去企业培训专项支持资金,帮助走出去企业建立人员培训机制,一方面对“走出去”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企业人员了解国外营商环境、投资信息、风俗人情、法律法规、语言等,加速企业融入当地环境;另一方面对当地人员进行包括技术、技能、汉语言等培训,授之以渔,加速“走出去”企业人员当地化速度,也能使企业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对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作用。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