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9精准扶贫在行动>一日一村 一日一村
这个彝族村没有适龄孩子辍学——探访四川凉山喜德县尼波村
“现在日子好多了,多亏了扶贫队。”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尼波村贫困户阿西伍尼告诉记者,他家里现在养了马和牛,还养了两头母猪,“另一个圈里还有快出栏的生猪。”
近日,记者来到尼波村,走进村里的产业基地,走访昔日贫困户,了解这个彝族村落的变化。
尼波村离县城近40公里,耕地以山地坡地为主,以前交通闭塞,出行不便,村民生活用水都有困难,产业发展更谈不上。
2016年,喜德县教育系统派驻尼波村的第一书记克日古尔带领扶贫队队员驻村后,通过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引进花椒、茶叶等产业,村民收入不断增加,适龄学生没有一人辍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天一直下着雨,入村后,道路泥泞。以前一下雨,阿西伍尼就紧张。雨水带着泥沙流进水池,生活用水就成了问题。
克日古尔来到村里后,随即向喜德县水务部门申请,同时利用其他资金,累计协调资金约80万元,于2016年和2018年两次建水池、铺设管道,解决尼波村老百姓的用水难题。
用水难题解决后,在扶贫队的帮扶下,入村的公路也修好了。前不久,克日古尔又向县扶贫移民局申请,由一家公司援建2.3公里便民道。“下次你们来村里,就不用踩泥泞的小路了。”克日古尔说。
路修好了,水解决了,产业发展顺势而为。克日古尔带着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到村里查看地势和气候,发现村里土地适合种茶树。随后,他便联系一家公司前来洽谈。这家公司承包下村里580亩土地,建立茶叶基地。
按照合约,3年育苗期间,村民每年可得土地流转费260元/亩,3年后开始出产茶叶,村民每年每亩可得500元。茶园要用工,每天用工费是130元。克日古尔说:“这些坡地,村民以前种荞麦、洋芋,每亩年收入也就150元左右。”
来到山上的拉克来吾组,300亩花椒引人注目。
这片花椒种植示范基地也是克日古尔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来的项目,村民土地入股,3年后产出花椒,477户村民每户可年增收两三千元。等到五六年后的丰产期,每年每户可收入五六千元。“相信只要技术指导到位,村民肯干,勤加管理,花椒的长势就会一年好过一年。”克日古尔说。
身为喜德县教育考试中心主任的克日古尔熟知教育政策,跟村民宣讲最多的,还是教育资助政策。中职招生什么时候举行,大中专学校有哪些资助政策,“9+3”免费教育计划有哪些学校可以报,每到一户有学生的家庭,克日古尔都要告知。
村里一个小组组长的女儿初中毕业后不准备读书了,但听了克日古尔介绍的“9+3”免费教育计划,到内地读中职,自己不交一分钱,还能领补贴,来回交通费都可以报销,便选择继续读书。
在扶贫队的宣讲、督促、协助下,尼波村276名适龄学生没有一人辍学,村里孩子上中高职和大中专学校的人数也是一年比一年多。“阿西伍尼家有一个孩子就在上‘9+3’免费教育计划的中职学校。”克日古尔说。
“幼儿园快开学了,记得到时把娃娃送来哟。”在路上碰到一户村民带着孩子,克日古尔赶紧叮嘱。
雨没有停歇的迹象,克日古尔一边说,一边疾走,赶着去下一户村民家了解近况。(本报记者 倪秀 通讯员 何文鑫 陈朝和)
关键词:这个彝族村没有适龄孩子辍学


湖北迎新一轮雨雪 动物“花式”过冬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