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画好同心圆 建功新时代—议政江苏>活动 活动
秦建忠:“践行使命,做出新时代政协人的新样子”

秦建忠,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政协工委办公室主任。多年来,他从零起步,勤学习、善思考、常参与、勇创新、尽好责、履好职。6月19日,江苏省政协主席黄莉新到张家港市专题调研,当她走进政协杨舍镇工委位于棋杆社区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委员之家联村工作站、社情民意联系点“三位一体”平台载体时,不住地夸赞。“我是一名市政协委员,也是一名基层政协工作者,还是一名党员。做出新时代政协人的新样子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秦建忠说。
初心:做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秦建忠与人民政协结缘是在7年前,当时他还在经开区组织人事局综干科工作,平时要接触些政协活动。“那时我还不是政协委员,只是要做一些政协相关的协助工作,比如组织政协委员们参加活动,服务两会等。”秦建忠说,政协委员履职建言的风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起,我就渴望能够成为一名政协委员,拥有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机会。”
秦建忠清楚地记得,他撰写的第一篇文章《关于探索建立动迁社区现代化管理新模式的建议》获得了市政协举办的征文一等奖,为政府部门解决群众难题、为群众办实事提供了金点子,这给了他巨大的鼓舞和前进的动力。此后,他更加积极地撰写有关服务发展、紧贴民生内容的提案,如《关于加大“群租房”治理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强小区防盗门维修维护的建议》《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监管的建议》《关于清理整治“黑车”,畅通港城交通的建议》《张家港经开区电力电子产业发展的建议》等,都获得了市政协优秀提案;《张家港建设法治型党组织的对策研究》《张家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研究》获选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重点课题。
2016年12月,秦建忠光荣地成为市政协十二届委员。在2017年1月召开的两会会场上,他深深感受到担任政协委员是一份崇高荣誉;委员讨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时,他目睹了委员们围绕港城经济社会发展大计侃侃而谈、慷慨激昂的场景,意识到担任政协委员是一种政治责任;委员撰写提案时,他目睹了委员们就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忙碌身影,领悟到担任政协委员是一种使命担当。此后,秦建忠积极参政议政,参加政协调研、座谈、视察,更坚定了他“不负群众重托、做群众代言人”的初心。
使命:做政协工作的“责任人”
政协没有名誉委员,只有责任委员。
“委员发挥作用,主要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靠行使话语权、发挥影响力。因此我必须全面增强履职本领,把责任扛在肩上,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在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成为政协委员后,秦建忠始终将促进发展、服务发展作为履职的第一要务。
围绕“智慧政协、有为政协、活力政协”的工作要求,秦建忠深入基层、深入实地,带头连片组团走访村(社区),调研了《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张家港市灯饰市场发展对策研究》等5个课题,撰写提案5件、社情民意20条。《关于加强机器换人的几点建议》受到市领导的肯定与表扬,《紧扣“三个立足” 做到“三个推进”》交流发言获得好评……履职过程中,秦建忠的建言献策成果显著。
为提升履职水平,秦建忠还积极探索创新履职方法。他总结创新了政协工委“六个三”工作法,即以“三个立足”明确思路、以“大兴三风”夯实基础、以“三项制度”规范行为、以“三种办法”搭建平台、以“三项任务”促进落实、以“三类表扬”激发活力。这一工作法在全市获得了大力推广,进一步理清了政协工委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水平,讲好了政协故事,提升了政协形象,得到我市政协和苏州市政协的肯定与鼓励。
追梦:做出政协人的“新样子”
秦建忠是名政协委员,也是一名党员。工作中,他时时不忘发挥好党员委员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加强政治建设,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他牵头成立了经开区(杨舍镇)政协工委委员党小组,定期在党员政协委员单位开展系列化党建项目活动,在建言议政和思想政治引领两方面双向发力,用党员委员的模范行动影响带动全体委员。同时,利用曾经是高级讲师的优势,每年为街道(办事处)、村(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团体等单位部门义务讲党课50多堂。
去年以来,经开区(杨舍镇)政协工委高标准建成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委员之家、社情民意联系点“三位一体”平台载体,实现了9个街道(办事处)和1家非公企业政协联络站、10家政协名委员工作室、74个村(社区)政协社情民意联系点全覆盖,打通了委员履职“最后一公里”。“我们的‘三位一体’平台载体不仅是苏州的示范点,前不久还获得了江苏省政协主席黄莉新的肯定与赞扬。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积极探索,创新方法,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用,为政协事业发展不断贡献力量。”秦建忠表示。
一路走来,秦建忠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本分——到一线、解民忧、献诤情。“政协委员这个称号,是一份担当一份责任。接下来,我们将以‘一线’的状态、‘一线’的标准、‘一线’的干劲,把握基层特点,发挥政协优势,更直接、更有效地助推区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新时代政协人的‘新样子’。”秦建忠坚定地说。(许志平 崔文一)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